湖北日報訊(記者周三春、通訊員胡潔、畢玉紅)用上智能“造墩機”,橋墩日均“長高”一米多!在建造“神器”助力下,重慶蘆溝河特大橋的最大橋墩日均“長高”1.13米,刷新了施工速度,目前高度已突破百米。4月29日獲悉,“神器”由在鄂央企中建鐵投集團聯合中建三局工程技術研究院原創研發,首次實際投用并順利頂升。
該橋是連續剛性結構組合橋,長2188米,主橋單聯長1092米,最高橋墩即7號墩高達192米,組合參數規模在連續剛構組合橋型中位居亞洲第一,由中建鐵投集團承建。
目前,正在7號墩上施工的“造墩機”已完成第24個頂升周期。工人在平臺內開始新一輪模板搭設、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等作業流程。只需4天,7號特大高墩即可再“長高”4.5米,達到108米。
中建鐵投集團項目總工程師崔成男介紹,“造墩機”由“空中造樓機”“造塔機”衍生而來,標志著中建三局在橋梁高墩施工關鍵裝備技術領域又添“新利器”。
據介紹,“造墩機”由支承頂升系統、框架系統、模板系統、智能監控系統組成。通過對原“造塔機”主體及附屬結構輕量化精簡設計,整套設備減重30%。目前“造墩機”自重約265噸,裝備設備、材料后重390余噸,可抵抗14級大風。分設在橋墩四角的長行程液壓荷載100噸液壓油缸提供爬升動力,相當于“全時四驅”。
在百米高空,“造墩機”可實現360°無死角全封閉的作業環境,讓高空施工安全可靠如履平地。此外,其智能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控“造墩機”運行健康狀態,將頂升誤差控制在5毫米以內。一旦荷載超重5噸,高度誤差超過5毫米,系統就會報警且自動停機。
該橋是重慶市目前投資最大的單個高速公路項目——渝湘復線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墩柱多達112根,主墩平均高65.25米。目前該橋全線“墩柱成林”,如雨后春筍般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