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定馨怡
近日,由中建五局承建的荊門207國道改擴建項目(團林至磚橋段)全線貫通,正向著全面交工驗收目標邁進,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項目建設背后,凝聚著劉中華的點滴心血。多年來,他從一名項目資料員一步步成長為優秀項目經理、勞動模范,一個個精品工程在荊楚大地展現。
劉中華
“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我們就要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做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建筑人?!?月28日,在正式獲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后,中建五局武漢分公司副總經理兼荊門片區經理劉中華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今后將用實干持續書寫勞模風采,為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助力四環線圓滿“畫圓”
2016年,劉中華擔任武漢北四環線1標項目經理。項目全長6.9千米,全幅橋寬40.5米,設計速度100km/h,是湖北省首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該項目不僅施工難度大,而且牽涉面廣、協調難度大、社會關注度高。
“1標不能只是項目部的名稱,項目建設方方面面我們都要以第一的標準要求自己!”剛進場,劉中華便定下“領跑全線,勇奪第一”的目標,同時也開啟了他的連軸轉模式。協調征遷工作是橫梗在劉中華面前的第一個“攔路虎”。
作為項目黨支部書記,劉中華成立黨員先鋒征拆協調專班,主動聯系各權屬單位及政府部門召開協調工作會,設身處地地考慮當地老百姓需求,一家家、一戶戶上門解釋,用行動融化征遷路上的一塊塊“堅冰”,為樁基、墩柱、蓋梁等全面施工掃清障礙。
工作面打開了,劉中華帶領團隊全面奏響工人先鋒號最強音,開啟大干快上模式:樁基、系梁、墩柱一個接一個首件完成,振奮人心;全線第一個完成主線便道貫通任務;全線最大梁場一次性通過驗收;全線第一個完成單幅貫通……項目持續領跑全線,不斷刷新建設速度。
除武漢北四環1標外,公司還參與建設了北四環房建和綠化工程、北四環6-2標、西四環沌口互通,助力武漢四環線實現“畫圓”。2021年1月,武漢最寬環線——四環線主線正式貫通。
中建五局武漢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陽萬成說:“能打勝仗是劉中華‘開路先鋒’的特質,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帶領團隊攻克一個個難題。”
“干一項工程,立一座豐碑,交一方朋友,拓一方市場?!眲⒅腥A說,在武漢北四環四年建設期間,他帶領團隊連續4年榮獲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設施工企業信用等級AA級評價、湖北省結構優質工程、湖北省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建設示范工地、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現場,武漢市質量最高獎——“黃鶴杯”、武漢市工人先鋒號等榮譽。
匠心問鼎荊門第一高樓
如今,219米高的中荊國際金融中心矗立在荊門市東寶區,刷新荊門城市天際線。2019年,公司中標該項目后,劉中華扛起項目建設重擔。據悉,這也是公司在華中區域承接的首個大型綜合體EPC項目。
超高層建筑怎么干?大型綜合體EPC模式怎么運行?巨大的工程體量、復雜多變的施工環境,面對項目中的一道道難題,“生手”劉中華深知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為此,劉中華帶隊多次前往局重點EPC、超高層項目學習成熟的管理、技術經驗,又先后到各個標準化工地觀摩學習標準化管理模式?!拔覀儗?0多種防水材料、10多種保溫材料進行對比分析,超高層結構模型建模進行了20多次。”劉中華向記者回憶道。
劉中華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作為荊門片區經理,他全力幫扶荊門片區項目加速推進。自2009年入駐荊門以來,公司先后承接了荊門李寧物流園、荊山大道、207國道、439省道、鳳袁路、華科路、中荊國際金融中心等10余個重點民生工程。
在荊門,207國道改擴建項目征拆協調,劉中華曾走破兩雙跑鞋;鳳袁路項目竣工驗收,他從標頭走到標尾,為現場質量督導把關;439省道項目結算攻堅,他坐鎮出謀劃策;白云大道項目節點推進,他協調各方、蹲點指導……
在劉中華帶領下,公司荊門片區項目一片欣欣向榮之勢。目前,荊門207國道改擴建項目成功完成全線貫通任務,向著全面交工驗收的目標邁進;鳳袁路項目已竣工通車,并榮獲湖北省市政示范工程......
這些項目的優質履約,為中建五局武漢分公司在荊門樹立了良好形象,實現了“以干促攬、滾動經營”的效果。2021年,該公司在荊門連中3標。劉中華表示,將繼續帶領團隊全力以赴,持續為荊門人民提交優質工程答卷,為荊門市經濟社會發展增磚添瓦。
“勞模工作室”擦亮五局品牌
“通過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創建活動,在一線培養更多的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發揮勞模示范引領作用,使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為我們企業的一大亮點,進一步推動企業發展。”劉中華說。
2017年5月,劉中華在武漢北四環1標成立“劉中華三創工作室”。他帶領團隊堅持科技引領,圍繞“品質工程”攻關,賦能智慧工地建設,積極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取得較大成果。
次年,他獲評武漢市勞動模范,其“三創工作室”升級更名為“勞模創新工作室”。一步步穩扎穩打,劉中華勞模工作室逐漸在行業內擦亮品牌。2021年,該勞模工作室被評為武漢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勞模創新的成果得到體現。近年來,上述工作室成功申報17項國家專利(已授權),在國家級期刊中發表12篇科技論文,獲3項國家級QC成果、7項省部級QC成果、4項省部級工法。同時,劉中華還大力推動BIM技術運用,工作室獲8項國家級BIM獎項,完成6項企業科研課題,為項目精益建造提供有力支撐。
為保持項目團隊可持續創新能力、培養過硬的復合型管理人才隊伍,他在刻苦鉆研的同時,十分注重對項目專業人才的培養,做實“導師結對子工程”,言傳身教,帶領團隊成員積極“走出去”,參加武漢市引領性勞動競賽項目成果分享會,承辦并參與“深化一證兩書、持續提升住宅品質”省級質量安全觀摩會。在多元化平臺中,青年技術人才快速成長,培養出4名項目經理、15名項目班子成員,在項目生產施工管理過程中挑起大梁。
劉中華表示,榮譽背后是責任,感謝企業的良好平臺,今后將將勞模精神傳承下去,繼續堅守崗位,持續發光發熱,為企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