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湖評論:追念千里稻香 汲取精神食糧

2021-11-17 09:03:28 來源:荊楚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11月15日上午,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骨灰安葬儀式在長沙市唐人萬壽園陵墓舉行,湖南省農科院主辦袁隆平院士追思禮,現場及全網無數百姓展開對老先生的深情懷念。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達14億之眾的泱泱大國,糧食安全關乎民之根本、國之命脈。人們不會忘記,曾經的艱難歲月,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人多地少、糧食緊缺的難題,國家對城鄉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實行計劃供應,一張小小的糧票承載著全家幾口人的希望。人們更不會忘記,是誰讓中國人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他為了找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歷時6年之久,遍尋多個省市;他面對關于雜交水稻多年不休的爭議,專注于田疇,用事實說話;他九十多歲高齡仍在科研攻關的第一線,要從“90后”一直干到“100后”……一稻濟世,萬家糧足,袁隆平院士用科學解決了半個中國的溫飽問題。

面朝土地,心懷天下。“愿天下人都有飽飯吃”是袁老畢生的愿望,饑餓對于當代中國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有些遙遠的話題,但在世界很多地方仍然真實存在。袁隆平院士不僅讓中國人端牢手里的飯碗,更帶著科研團隊在世界各地播撒下大愛的種子,雜交水稻已在亞洲、非洲、美洲40多個國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個國家大面積推廣,幫助無數人口擺脫饑餓,讓中國從世界糧食救援的接受者轉變為世界糧食安全的護航者。

最好的追念,是努力成為像他一樣的人。袁隆平院士一生潛心研究、默默耕耘、敢于挑戰、善于創新、淡泊名利,不僅留給世人金燦燦的口糧,更留下熠熠生輝的精神食糧。袁老遺像背后的巨石上鐫刻著他的話: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做粒好種子,要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繼續奮進“禾下乘涼夢”;做粒好種子,要一粥一飯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念物力維艱;做粒好種子,要做好平凡崗位上的本職工作,生長成真正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良木。

稿源:荊楚網

作者:孫越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地評線】東湖評論:追念千里稻香 汲取精神食糧 【地評線】東湖評論:筑牢網絡安全屏障,為青少年成長保駕護航
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能力在不斷提高 為高端酒店市場下沉提供了可能性 華融消費金融在當前已經開業的消費金融機構中仍處于靠后位置
WeWork昔日獨角獸風光早已不再 連年虧損盈利遙遙無期 ST林重及上市公司實控人被立案調查 ST林重的凈資產值很低
市場延續低溫態勢 房價的下降通道何時到來 強化對機構收費行為的監管 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收費
新生支付年內被“二罰” 多位用戶反映存在惡意扣款 嬰幼兒業務下滑營收大頭拖后腿 健合轉型寵物業務
走中高端路線的盒馬要繃不住了 集中火力對中老年客群“下手”了 元宇宙概念板塊整體大漲 元宇宙概念股遭爆炒
“荊楚雙糕”端上高鐵 武漢大學生社團包羅萬象 校園“百團大戰” 哪一款是你最愛
百年建筑煥新顏 武漢今年將建成五條花漾街區 “稅務師考試”沖上熱搜 湖北今年報考人數突破3萬再創新高
葉檀工作室發布違法廣告被罰16萬 監管部門組合拳整頓互聯網金融 數學老師校園內擺攤自彈自唱 準備在學校組建樂隊 指導學生演出
武昌四美塘社區:筑牢群眾“防騙墻” 守護居民“錢袋子” 武漢市文聯出臺措施加大文藝作品、文藝人才、文藝項目扶持
華創會“光谷科創新機遇”專場,6大項目簽約 高速路上沖崗72次!一武漢牌照“網約車”一次性補繳8248元
位列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 6個海歸創業項目落地光谷 武漢地鐵兩項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
一組海報,看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五大歷史意義! 武漢首批公園“最美打卡點”等你來推薦
紓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湖北打出“組合拳” 華創會鄂州市-德國專場,達成5項經貿合作簽約
華創會法國專場簽約總投資超20億元 24小時在線答疑解惑,這支服務隊帶來精致“云服務”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