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完善金融風險監測 推動更高水平金融開放

2022-01-13 09:36:14 來源:北京商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2021年北京金融業再向實體經濟讓利210億元”“數字人民幣冬奧場景試點穩妥推進”“穩妥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央行營業管理部最新召開的2022年工作會議中,總結了2021年多項工作,并定下2022年重點方向,包括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強征信監管和信用建設、強化金融數據治理及統計監測分析……

落地40.3萬個數幣場景

1月11日晚,央行營業管理部發布消息稱,2021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總行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北京市的重視支持下,央行營業管理部有效落實穩健貨幣政策,全力支持助企紓困,創新推動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專精特新領域發展,決戰決勝奧運金融服務,助力北京落好“五子”,推動更高水平金融開放,有效防控金融風險,金融服務亮點紛呈。

貨幣政策上,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具體來看,2021年11月末,人民幣各項存貸款合計28.7萬億元,同比增長8.4%,與經濟增速相匹配;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80%,同比下降7個基點。2021年北京金融業再向實體經濟讓利210億元;此外扎實落實兩項直達工具,用好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創設“融”“通”系列首都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實現對科創、文化、綠色、高精尖等領域超百億元精準支持。

金融服務上,全力以赴建設高質量冬奧支付環境。閉環外冬奧支付環境建設圓滿收官,50個重點商圈本外幣卡受理環境改造完畢,北京市98%以上ATM可受理外幣銀行卡取現;另外數字人民幣冬奧場景試點穩妥推進,實現七大場景全覆蓋,開展3場大型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落地場景40.3萬個,交易金額96億元。壓線沖刺夯實賽時金融保障。

從北京數字人民幣試點來看,其主要圍繞惠民出行、惠民生活、惠民文化等主題,并緊貼消費者的衣食住行和日常需求。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評價道,“北京數字人民幣也是面向冬奧會場景有的放矢的推動數字人民幣場景試點,冬奧會將為北京打開一扇窗戶,助力數字人民幣走出國門,為全世界所認知,從而客觀上推動跨境支付的需求”。

另在金融風險防范上,央行營業管理部再次強調宏觀審慎的重要性,提出2021年北京市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不斷深化。一方面強化“治未病”,進一步收緊涉金融字樣的使用。另外積極落實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政策,建立本外幣一體化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監測預警機制。此外還有“全力做好高風險機構化險”“開展互聯網平臺金融活動監管”以及“穩妥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等。

“從金融風險防范來看,央行注重宏觀制度頂層設計與微觀個別機構風險精準化解相結合。”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說道。

盤和林則稱,“從跨境流動、高風險機構、互聯網金融監管和房地產信貸審慎管理等央行多次強調的重點領域來看,來年金融領域對互聯網金融和房地產信貸的監管將得以延續,排除潛在風險,以保障宏觀經濟穩健運行”。

持續完善金融風險監測

對于北京市2022年金融工作,央行營業管理部也劃下多個重點。

貨幣政策上,將貫徹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為促進首都經濟合理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升級完善科創金融政策與服務體系。切實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聚焦首都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著力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體制機制。

金融風險防范上,將提升金融治理能力,持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完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和框架。發揮存款保險風險約束和早期風險糾正作用。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有效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維護外匯市場秩序。

此外金融管理和服務上,將強化金融數據治理及統計監測分析。持續優化首都營商環境。切實加強支付行業治理。全面提升反洗錢工作質效。加強征信監管和信用建設。深入推進金融科技管理和大數據建設。

展望后續北京金融服務重點,盤和林建議,首要還是繼續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要保障技術上萬無一失,尤其是平衡好數字人民幣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提高數字人民幣的易用性,讓更多人接受數字人民幣;其二是做好事前風險監測,如有可能可對接各個金融機構,對其數據進行實時采集監測,通過數據算法來對數據異常點進行進一步分析,以技術手段來排除風險;其三是靈活調劑市場流動性。尤其是在應對部分高風險,尤其是變現能力較差的房地產企業風險的時候,需要適度放松貨幣閘門,盡量避免高風險機構爆雷。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應該謀求循序漸進。

周茂華則稱,2022年北京需要統籌防疫與經濟發展;面對短期經濟面臨新挑戰,托底政策保持靈活適度,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但為避免過于寬松流動性引發潛在風險,這就要求貨幣政策精準質效,并與財政、產業等政策相協調配合,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加大中小微民營企業,制造業重點與新興領域支持,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與促內需;同時,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北京商報記者劉四紅)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持續完善金融風險監測 推動更高水平金融開放 券商業的高管變動開始加速 年初之際高管頻繁流動
老字號五芳齋迎來上會大考 募投擴產引關注 眾志成城克時艱|蜜雪冰城青年黨員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
互聯網巨頭布局金融業務 小貸行業的競爭格局面臨新一輪洗牌 社區團購行業加速洗牌 興盛優選能靠賣服裝突圍嗎
首發職業道德準則作為評價依據 完善保險機構董事監事履職評級體系 傳統銷售旺季市場表現較差 眾興菌業凈利潤下滑
股價漲停后立興實業拋減持計劃 擬高位套現 保險業罰金同比增長 保險業反洗錢嚴監管力度不減
快時尚行業“天翻地覆” 快時尚品牌門店量接連下滑 專利密集型產業成為新動能 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
盲盒在近兩年的發展中已經成為新興的財富密碼 盲盒經濟不能栽在“盲”字上 高端市場存在感低 魅族瞄準低端市場
在轟轟烈烈的反壟斷浪潮下 Facebook的樂觀能堅持多久? 我國通信技術迭代和數字經濟發展正邁入新階段
消費市場趨于平穩 消費物價在春節前后有望保持穩中有降 電影市場摩拳擦掌 影片扎堆上映
國內車市憑借新能源車銷量暴漲 去年車市銷量增速回正 信貸數據偏弱 社融保持適度增長
養老產業迎來巨頭入局 市屬國企涉老業務綜合主體 北京進一步加大對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支持力度
中成藥集采擴大相關產品的市場份額 加快行業內的優勝劣汰 女子訂婚前一天被隔離,取消宴席改成“云訂婚”,外公代簽婚約
要讓游客進得來留得住,盡興而歸,政協委員呼吁全面改造武漢沙湖公園 “楊店高龍”傳承人楊雙橋,正在扎龍燈
省應急辦緊急調度部署新一輪雨雪天氣防范工作 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武漢惠醫保2022”投保人數達18萬人
讓城市既有“智慧”又有“顏值” 浙江首家“肯德基食物銀行”落地杭州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