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區薛家鎮丁家村委黨總支書記夏紅衛又來到了村里的蘿卜地,只見100多畝地里已是碧綠一片。看著蘿卜喜人的長勢,夏紅衛滿眼歡喜:小小蘿卜也能大有作為。如今,這已經成了當地撬動鄉村振興的一張產業名片!
近年來,薛家鎮丁家村委積極探索一二三產融合道路,與新閘企業聯動,將蘿卜干這一“常”字牌產業引進落戶,為鄉村振興助力。今年,“呂墅蘿卜”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夏紅衛告訴記者,這片蘿卜地以前是農戶的蔬菜大棚,但收益一直不好。后來,村委將土地流轉,請來南京農業大學的專家對土地進行把脈、改善土質,并在系統規劃后,啟動了蘿卜種植。
與蘿卜地隔道而望,今年9月剛剛建成投運的薛家呂丁蘿卜文創工場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的時節。“這里的蘿卜干,從洗到切、初腌,再到曬、調味、成品腌制,每一個步驟都是純手工制作。”夏紅衛說。
車間里,工人們利落切片。陳菊妹干這行已經好幾年,她從筐里取出一個蘿卜,三兩下,就變成了一排標準的帶心帶皮的橘片形蘿卜片。一天下來,她能切掉1000多個蘿卜,足足有十大筐。“刮拉崩脆”的蘿卜干,是抹不去的鄉土情。夏紅衛說,手工蘿卜干制作要曬3個太陽,然后壓缸腌制,腌制前3天每天都要“翻身”,接著腌制15天,等蘿卜干度過了亞硝酸鹽含量最高的時期,就可以包裝上市了。
再來說說呂丁蘿卜文創工場。這里原本是一家“危污散亂低”企業——常州市振聯鑄造廠所在地,此前因為粉塵、噪聲污染嚴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群眾意見反映強烈。薛家鎮通過騰籠換鳥,將其中4.5畝建設用地及建(構)筑物回收,并對原有土地開展土壤及地下水監測,在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實施呂丁蘿卜文創工場項目建設。
呂丁蘿卜文創工場總面積2500多平方米,集蘿卜種植、生產加工、文化旅游于一體。當地村委緊抓鄉村振興機遇,與鐘樓區北港卜源食品加工坊聯建合作,將作坊升級成常州市佰源食品有限公司,向精品化、品牌化方向發展,預計今年的銷售額能達千萬元。
(常高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