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按照江蘇省《關于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江蘇省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投資效益,不斷提升管理專業化水平和質量,強化了“江蘇建造”品牌的含金量和影響力。如今,江蘇是全國唯一全省范圍整體推行政府投資工程實施集中建設的省份,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總量位居全國前列的省份。
探索政府投資工程
集中建設的“江蘇模式”
政府投資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保障和手段,曾經長期存在前期手續周期冗長、工程質量參差不齊、“超標準、超概算、超規模”、腐敗等問題,不僅影響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也給社會帶來不小的損失。2017年,按照吳政隆省長(時任)關于“加快推進省級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的批示精神,結合住房城鄉建設部在江蘇省開展建筑業改革綜合試點之勢,開啟了江蘇全省政府投資工程建設改革各項工作,研究出臺《關于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意見》,要求“推動政府投資工程由使用單位自行建設向政府組建的專業機構及專業建設平臺集中組織建設轉變”,建立政府投資工程“投資、建設、監管、使用”相互分離的組織建造模式,力求做到制度完善、權責明確,有效控制投資規模、提高了工程質量、防止腐敗發生。
順勢而為促共識見行動,為加強集中建設政策的宣傳貫徹,在全省政府投資工程中上千個集中建設項目進行梳理,優選出近300個集中建設特點突出、做法可復制可推廣的項目,總結編輯成《2019-2021年度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案例集》廣泛推廣;通過新聞發布會、在線訪談、深度報導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據不完全統計,先后組織調研、輔導培訓、政策解讀等活動百余次約3600多人,通過學習強國、《江蘇經濟報》等刊物媒體平臺,發表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類文章230余篇,促使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的“江蘇建造”新模式,已成為全省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江蘇省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的生動實踐。.
集中統一監管
建好全省“一張網一平臺”
為確保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的高位部署、精準發力,江蘇省委、省政府和省紀委成立以常務副省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以推行政府投資工程集中組織建設為抓手,加強對政府投資工程的集中統一監管,完善組織架構,積極組建全省“一張網”,建立權責明確、制約有效、科學規范的工作機制。目前,江蘇全省各地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管理工作已經形成有效的垂直管理格局,全省13個設區市及縣(市區)成立或明確了集中建設監管單位155家、實施單位623家,南京、蘇州、南通、揚州等市建立了集中建設管理辦法、集中建設實施單位名錄庫和考核評估辦法等工作細則,建立定期統計匯總制度,完善集中建設監管信息臺賬,開發了“江蘇省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監管平臺”,達到對全省政府投資工程的全覆蓋動態監管,全局工作呈現出“全省聯動、整體推進”的良好態勢。
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在路上,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難和矛盾,只要我們協同奮進,就一定能夠“玉汝于成”,并取得“春華秋實滿庭芳”的驕人成績。但當前一段時間仍然需要繼續努力探索創新,在推進全省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全覆蓋,促進實現“運行規范有序、規章制度完善、監管體系健全”的目標以及持續強化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的廉政建設和風險防范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推動江蘇省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工作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典型引路、創造特色
在破舊立新中創新手段和方法
在推進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工作中,以典型引路、創造特色作為重要抓手,為改革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注重以黨建服務引領創新聯盟共建促發展。結合省級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項目點多面廣的實際,指導省公建中心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聯盟活動,推行“一項目一支部或區域多元化黨建聯盟”制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助推集中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如,江蘇省婦幼保健院項目開展“支部建在項目上,共建鉚在難點上”黨建聯盟共建活動,將相毗鄰的3個深基坑項目,涉及包括街道社區、地鐵、房產等在內的13個單位進行黨建聯盟,以黨建引領高品質工程。再如:無錫市建管中心“紅杜鵑”“三同五聯三創”黨建聯盟工作模式、蘇州市相城區交投集團“春申紅雁”黨建品牌和通過黨建引領項目高質量建設發展。鎮江市集中建設實踐中,廣泛開展結盟建盟,打造黨建綜合體,有效釋放黨建“四個效應”。
注重在機制體制改革中創新建造組織管理模式。南京市雨花臺區推行工管中心全程管理、公建中心統籌實施、審計中心全程審計監督的集中建設模式,實現了項目審計全程參與,發揮了審計監督作用,促進了項目成本控制水平的全面提高。無錫、泰州實行“集建中心+指揮部”模式,明確界定集建中心和指揮部工作職責,打好制度“組合拳”;揚州市精心打造“一中心四平臺”模式實施,完善機制,強化“一中心”建設。省本級、南京、蘇州、南通、泰州、宿遷等多地推行“一張網一平臺”管理模式,采用信息科技手段,實現信息共享,加強對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的監督。
注重在破舊立新中創新制度手段方法。在集中建設實踐中,指導培育了一批好的做法。如,省本級推行“協調監督員”“協調聯絡員”制度和“分工協作辦法”,建立定期會商機制,較好地融洽了投資、建設、監管、使用四方關系,解決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蘇州推行“評分輪候規則”制度,構建以項目申報、評分輪候為推手,以檢查考核、動態管理為抓手,以協調監督、組織交付為助手的全方位、立體化集中建設管理新模式,創新選擇確定市級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項目實施單位辦法。南通市通過“E路陽光”“工程建設管控云平臺”為集中建設項目安上高效管理的“千里眼”。
(杜青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