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林院士研究成果助力“天問一號”登陸火星

2021-11-19 09:03:55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武漢紡織大學徐衛林教授名列其中,標志著紡大成為湖北省第一個擁有自主培養院士的省屬高校。

據了解,徐衛林教授帶領團隊研制的“火星探測器耐高溫彈性密封裝置”,為探測器姿態調整提供了重要保障,助力“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

該裝置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委托武漢紡織大學研制。2019年初,徐衛林團隊接到緊急任務,攻關14個月,圓滿完成任務。

“探測器在火星表面軟著陸所用的9分鐘被稱為‘魔鬼9分鐘’?!毙煨l林介紹,當探測器拋掉大底和背罩,露出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時,大推力發動機開始工作,探測器觀察地面,尋找最安全的具體著陸地點。此時,巡視器上12臺姿控發動機配合主發動機起到減速和姿態調整作用。

徐衛林團隊研制的裝置裝配在姿控發動機噴口尾管和導流錐管連接處,材料選用成為首要技術難題。當時,市面上不存在經1年長期壓縮后,既耐1500℃高溫火焰短時沖刷,又能保證100%回彈性的材料。

團隊查閱大量文獻,嘗試多種方案和實驗后發現,有機材料均無法滿足此功能,只能選用無機材料,但無機材料在高溫條件下無法保證100%的回彈性。

團隊創新性提出將隔熱與彈性功能分離的設計方案,使用特種無機纖維材料與金屬材料復合編織,保證裝置穩定性,最終達到所要求的技術指標。

徐衛林說,異形三維紡織制品的成型是世界性技術難題,團隊在材料編織過程中同樣遇到了瓶頸:無機纖維材料和金屬材料難以混編,且無經驗可循。團隊“量體裁衣”,自制模具,配合手工編織,一舉攻克。

據悉,徐衛林教授長期從事先進紡紗技術與紡織品領域的研究,圍繞超高支紗、柔潔紗、特種紗、紗線差別化、紗線與制品檢測等方面開展了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取得了突出成果。主持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國家高新技術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30余項。在國內外發表SCI論文150余篇,授權中國及美國發明專利70余項。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獲頒中國青年科技獎、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中國大陸首位美國纖維協會杰出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中國紡織學術大獎、首屆桑麻學者等獎項。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湯煒瑋 通訊員 鄭婷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徐衛林院士研究成果助力“天問一號”登陸火星 新洲輕騎兵宣講團 用鄉音唱響紅色好聲音
《2021中國旅游業發展報告》在漢發布 “一機游一碼游”助推旅游產業轉型 連通多處斷點 打造靚麗綠道 光谷中央生態大走廊展秀美畫卷
“孤獨的樹”“小墾丁”“蘆葦蕩”,武漢江灘網紅打卡地,有一道藍色風景線 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推動全行業實現變革 商場對數字化的理解正逐漸深刻
證券服務機構接連被罰承擔連帶責任 推高了職業責任保險的熱度 通過精益化管理和運營 培育企業增長的新動能
重大利好公布前頻頻有上市公司的股價大漲 其中可能涉嫌內幕交易 細化壟斷行為認定標準 推動原料藥市場規范健康發展
北京地區進出口達到2.48萬億元 北京地區外貿又迎來了亮眼成績 百利天恒業績不穩定且出現虧損 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
盛時股份IPO進入預更新披露階段 IPO之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武漢:年內完成!十大湖泊退垸還湖
發現300余座戰國秦漢墓,云夢鄭家湖出土一批精美葬具木板畫 蘇軾游清泉寺留下千古名篇 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曾在這里稱帝
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今開幕 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今開幕 9大論壇聚焦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
武漢通報一批群眾評議不滿意單位 常德市委書記楊懿文和長沙市公安局副局長李湘江系夫妻關系,同日被查
4名地質人員云南哀牢山失聯,搜救村民:已發現行蹤 武紡大徐衛林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成為我省首位省屬高校自主培養的院士
讓“湖北制造”更給力——湖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解讀 3位地大教授當選兩院院士 該校院士增至14人
丁香醫生App上線疫苗服務:覆蓋200城市、1000家合作機構 武漢都市桃源社區成立“敲門”小分隊,看望幫扶空巢老人
天門警方一個月上門15次勸逃 ,她驅車千里送命案丈夫回鄉自首 我省新增一大學生教育實踐基地 將教育、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省糧油集團獲評“中國最具影響力糧油集團” 油茶花開 滿山芬芳盡染“雪”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