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300余座戰國秦漢墓,云夢鄭家湖出土一批精美葬具木板畫

2021-11-19 07:33:00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葬具木板畫。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晶、海冰)出土中華“第一長文觚”的云夢鄭家湖墓地,已發掘300余座戰國至漢初的墓葬。11月18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云夢縣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宣布,該墓地出土一批精美葬具木板畫,題材罕見,價值重要。

鄭家湖墓地位于云夢縣城關鎮,分布在楚王城遺址的東南郊,距龍崗墓地約1000米、睡虎地墓地約3000米。為配合當地市政建設,考古工作者在鄭家湖墓地連續開展考古發掘,除出土戰國晚期木觚(詳見本報11月17日7版報道)外,還出土一批罕見葬具木板畫。

11月18日,記者在云夢縣博物館漆木器保護實驗室見到這批木板畫,其中,作為墓室門板的兩塊木板保存完好,其上繪有4幅人物故事,人物形象生動,彩繪精美。該考古項目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羅運兵研究員介紹,這類木板畫,題材均為首見,填補了秦漢繪畫的材質與類型的空白,繪畫上的樹葉紋、扁壺圖案具有典型秦文化風格,仙鶴等圖案則明顯受到楚文化影響,這為研究秦人的生活狀況、葬俗葬儀、藝術造型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對探索中國墓葬壁畫的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該考古項目現場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趙軍介紹,根據工程施工需要,鄭家湖墓地發掘分A、B、C三區進行。2020年度發掘A、B兩區墓葬196座,均為戰國晚期秦拔郢之后的小型墓葬,性質應為楚人及楚遺民的平民墓葬。2021年發掘C區墓葬108座,從墓葬規模、棺槨結構、隨葬品組合、殉牲習俗來看,可確定均為中小型秦文化墓葬,墓主應與公元前278年秦軍占領安陸后的秦人及其后裔有關,年代跨度為戰國晚至漢初。

羅運兵稱,鄭家湖墓地A、B區楚墓與C區秦墓分隔明顯,墓葬棺槨結構、隨葬品及喪葬習俗等有明顯差異。他認為,這些材料生動地展示了秦人與楚人從堅守自身文化傳統到相互吸納,再到最后匯入漢文化大一統的歷史進程,為研究中華文明在戰國秦漢時期從多元一體到大一統的文化融合提供了典型個案。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發現300余座戰國秦漢墓,云夢鄭家湖出土一批精美葬具木板畫 蘇軾游清泉寺留下千古名篇 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曾在這里稱帝
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今開幕 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今開幕 9大論壇聚焦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
武漢通報一批群眾評議不滿意單位 常德市委書記楊懿文和長沙市公安局副局長李湘江系夫妻關系,同日被查
4名地質人員云南哀牢山失聯,搜救村民:已發現行蹤 武紡大徐衛林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成為我省首位省屬高校自主培養的院士
讓“湖北制造”更給力——湖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解讀 3位地大教授當選兩院院士 該校院士增至14人
丁香醫生App上線疫苗服務:覆蓋200城市、1000家合作機構 武漢都市桃源社區成立“敲門”小分隊,看望幫扶空巢老人
天門警方一個月上門15次勸逃 ,她驅車千里送命案丈夫回鄉自首 我省新增一大學生教育實踐基地 將教育、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省糧油集團獲評“中國最具影響力糧油集團” 油茶花開 滿山芬芳盡染“雪”
群干上門為企業送防疫物資,手把手指導申報補貼 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活動
“十四五”湖北制造業重點打造“一地三區” 力爭邁進制造強省第一梯隊 強冷空氣周末即將登場 湖北多地氣溫將跌破0℃
從大漠戈壁到武陵大山 這位上校軍官扎根邊區山區二十載 加密3條公交運營車距 !武漢市民可安心乘車前往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
菜香撲鼻 鄂西北高速舉辦廚藝比賽 鄔堂春教授當選院士!華中科技大學院士人數增至20人 6位校友同時當選
8點開搶!新一批湖北消費券(附攻略) 你好,鐵蛋!小米首款仿生機器人亮相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
國投羅鉀攜手農林衛視《中國農資秀》走進四川邛崍——“鎂”橘迎豐收 雙創大賽(廣東賽區)首場行業總決賽取得圓滿成功,為總決賽進程打響頭炮!
黃岡“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又傳喜訊,一項目引來公司“大股東”投資5億元 武穴22座農村危橋已完工,力爭明年上半年完成危橋改造任務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