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區“公益集市”。袁宏建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天明 林霞)新時代文明實踐如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資源、服務、效能的下沉?黃州區的答案是“資源聯享、服務聯辦”。
10月31日,黃州區首屆城鄉結對公益集市嘉年華活動在陶店鄉舉行,西湖街道和陶店鄉城鄉結對、服務下沉,實現資源雙向流動、共建共享。這也正是該區“資源聯享、服務聯辦”的生動實踐。
公益集市 賦能鄉村激活力
“這個手工藝真是不錯?!币淮笤纾凇肮婕小爆F場“手工竹藝編織”的展臺前不少群眾駐足觀賞詢價。
當天上午,手藝人劉先生一共賣出了860元手工藝品。在它對面的“鐘崗村黑山羊”展臺前同樣人頭攢動,2300元的銷售額農戶只需3個小時就實現了。來自陶店鄉各村的手工魚圓、孔雀工藝品、湘蓮、純谷酒、雞(鴨)蛋等土特產贏得了“趕集”群眾的青睞。
手工竹藝編織。羅學珊 攝
在集市入口處的少兒跳蚤市場,西湖街道新港路社區沖鋒小螞蟻志愿服務隊的小志愿者們擺出閑置的玩具、書本,吆喝聲、還價聲、嬉笑聲,好不熱鬧……除了活動現場,陶店鄉楊家灣村的蘿卜種植基地也是熱鬧非凡。作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黃州蘿卜遠近聞名。城區上百名群眾驅車前來采購新鮮的黃州蘿卜。
“伯伯,蘿卜26塊錢,我微信掃碼給您轉過去了?!笔忻窀吲繋е鴥蓚€孩子體驗了一把“拔蘿卜”的樂趣。不到一個小時,農戶賣出了1300斤新鮮蘿卜,共計2600元。
據初步統計,參與當天上午集市活動的展銷農戶銷售額近3萬元。鄉村有資源,城市有需求。“公益集市”搭建供需平臺,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把城市的資源、消費向鄉村導流,提升“造血式”惠農助農實效。
城鄉結對 鏈接資源聚合力
為排隊的群眾進行義診。劉瓊 攝
“小朋友,把嘴巴張開,我看看你的牙根?!眮碜渣S州城區一家口腔??漆t院的醫生依次為排隊的群眾進行義診?;顒赢斕?,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鏈接社會資源、志愿服務隊為居民提供小家電維修、義剪、美妝、修傘、拍照等便民服務。
“爹爹,把紀念章擺正,看我這里?!秉S岡市攝影家學會的攝影師們為當地的老黨員拍照留念。老黨員們以黨旗為背景,以“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為配飾,留下一張張珍貴的照片。
相較鄉村而言,城區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相對完善,社會資源更加豐富,如何把這種經驗做法和資源優勢下沉到鄉村,交流平臺顯得十分重要。西湖街道30多支志愿者團隊來到現場,深入群眾進行熱心服務?!坝鄫稹薄皭坌膵寢尅薄翱匆娢骱钡戎驹阜贞犆Φ貌灰鄻泛酢|S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童文軍表示,“公益集市”項目是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形式和內容的創新,是可持續、能復制、有成效的好項目,以后全區范圍內要做到城鄉結對“一月一場”,促進文化、公益、服務、商業深度融合。
服務下沉 打通梗阻提效力
“瓜果皮核是廚余垃圾,塑料瓶罐是可回收垃圾……”在江夏經開環境垃圾分類的展臺前,孩子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轉盤知識問答。
“參與知識游戲還能獲得獎品,太好了!”來自黃岡市明珠學校的小學生顏芯蕊高興地說道。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聯合各政府職能部門為居民免費提供健康義診、金融防詐、科技下鄉、民政救助、法律咨詢、流動圖書館、科技大篷車等服務,讓陶店鄉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相應的服務。
孩子們參與知識游戲。 江耀龍 攝
“群眾需求在哪里,服務就要跟到哪里。”黃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殷霞認為,志愿服務只有走進群眾、深入群眾、惠及群眾,才能彰顯服務效果和服務能力。黃州區通過城鄉結對,讓城市服務向鄉村有機輻射,為群眾提供精準、常態、便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活動,進而推動區域、鄉鎮、村社之間的資源互通互聯。
黃州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依托,在陣地建設、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項目培育等方面積極探索,堅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原則,因地制宜地建隊伍、鏈資源、搭平臺、做項目,推動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改革創新。
在街道與鄉鎮設立試點,通過結對共建、優勢互補的方式,共同構筑“五聯”模式,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現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