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主編的《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用戶充電行為白皮書》發布。根據統計,目前新能源車日常的充電需求已可以滿足,但是遇到節假日等高峰期,就會出現充電“擁堵”,變得“一樁難求”。如何破解當前這種“一樁難求”困局?這需要多措并舉、多方協調,完善相關政策,升級充電技術,合理配置充電資源,共同推進問題解決。
給予相關政策支持,激勵研發充電技術。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激發投資者的興趣與決心,激勵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吸引老百姓來購買使用,就要在政策層面給予優惠和指導。通過在采購使用新能源車、新建充電樁及充電網絡上進行補貼,在充電服務收費等方面進行指導,鼓勵科技創新,吸納資本進入市場,利用資本加速新技術的研發和新產品的投放力度,獎勵高精尖技術的研發和運用,讓汽車企業逐漸走向標準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實現產業技術標準的統一。202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11月,財政部將出臺《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議獎勵的通知》,都是為了讓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提檔升級充電設施,提高充電效率。各項技術協同創新可以帶動新能源車配套產業整體的提檔升級,技術研發制造企業要加大新型電池、充電方式的研發創新力度,提高電池的充電效率,采取充電臂、無線充電、充電機器人等補能速度更快的充換電模式。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發,例如從工業污廢水中提取鋰,減少電池制造成本,改變電池或充電樁構造,提高充電效率,研發新型氫燃料電池,加大電池容量,提高續航等。
多方協調配置充電資源,倡導文明出行。基礎建設部門要積極推動供給網絡的擴建,擴充充電資源,以應對新能源汽車對充電資源的需求。當前,國家電網已表態將加快高速公路充電站建設,預計2025年實現東部地區高速公路充電站覆蓋率達到80%,中西部地區達到60%,同時也將對早期建成的充電樁升級改造,國家“三桶油”也提出了要加快充電站建設步伐,為新能源車提供基礎保障的目標。大數據管理部門要和網絡信息服務企業促進信息互聯互通,要加快充電網絡布局,打造快速充換電智能網絡,提升云平臺服務用戶體驗,合理配置充電資源,形成能源補給“一張網”。交通、城管等相關部門要強化特殊時間秩序維護、設備的管理和合理使用,特別是節假日期間,在車流量較大的服務區或者集中充電區,采取安排專人進行現場秩序維護或者增加臨時充電插口等方式,合理安排使用充電樁等。媒體等宣傳部門要倡導文明出行,廣泛宣傳充電樁高效率使用方法,推廣充電大數據平臺,引導車主合理充電。
新能源汽車作為現代產業,是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其中一環,破解制約其發展的“一樁難求”困局,是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系統化升級,以實現我國綠色低碳轉型這個總目標的必經之路。要利用好現有資源,用發展的眼光尋求破解問題之道,政府、企業、社區及其他社會力量多方協同,做到在政策上各部門協同、技術上的協同升級、宣傳上的協同引導,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推廣鋪開道路,那么“一樁難求”的困局將會迎刃而解。
稿源:荊楚網
作者:魯文浩(宜昌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