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團隊破解地球科學難題——將板塊構造學說大規模實證推至27億年前

2021-11-03 19:31:32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龐偉紅)11月3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蒂姆·柯斯基教授團隊發表最新的科研成果,以我國華北地區中部造山帶為研究對象,將板塊構造學說大規模實證往前推了2億年(前推至27億年前),為地球早期(太古宙)存在大規模水平板塊構造提供最直接證據。

板塊構造學說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與這之前強調垂向運動的槽臺學說相比,板塊構造動力學強調板塊巖石圈之間的水平運動,被普遍認為是造成海陸變遷的根本原因。但它何時啟動,是地質學家們熱議的難題。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水平位移過程中,冷而重的大洋地殼向相對輕的大陸地殼下方俯沖,慢慢消失,陸地與陸地或島弧碰撞“相遇”,產生增生型造山帶。這種造山帶是板塊構造的直接產物和證據。

板塊構造理論誕生早期,科學家們發現的造山帶的時間指向均為顯生宙,即5.7億年前至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從45-8.5億年前不等,越往前推保留的大規模板塊構造證據越少越艱難,這使得板塊構造的啟動時間更加撲朔迷離。

20年前,蒂姆·柯斯基與北京大學教授李江海在我國華北遵化地區發現25億年前消失的大洋板塊殘片,在此之前,我國華北地區被視為一塊沒有發生過拼合、長期穩定的大陸板塊。那次發現將板塊構造的最早實質性證據前推至25億年前,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強烈爭論。

2009年,地大引進板塊構造領域國際知名專家蒂姆·柯斯基教授,12年來,他帶領研究小組在遼寧建平、河北遵化-邢臺、河南登封一線的深山里,進一步找到海陸變遷的判別性證據,在我國華北揭秘和確定了一條近南北縱向延伸1600余公里、25億年前形成的弧-陸碰撞增生型造山帶。

通過對造山帶的進一步分析,團隊論證了在27-25億年前這段時間,板塊橫向構造位移使至少3560 千米寬的洋殼發生俯沖消減,直到25億年前發生弧陸碰撞,實現板塊邊界的拼合,為地球早期(太古宙)存在大規模水平板塊構造提供直接證據。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地大教授、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王璐介紹,地球如何從早期遍布全球的巖漿海演變成今天賴以生存的宜居地球,是人類探索大自然奧秘和生命起源的終極命題。找到海陸變遷的證據、時代、原因和位置所在,對于理解陸地演化、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保護都有著重要意義。

(配圖為蒂姆·柯斯基教授團隊在野外科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提供)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地大團隊破解地球科學難題——將板塊構造學說大規模實證推至27億年前 “最美扶貧高鐵”預計年內通車!從武漢可直達張家界、湘西州
仙桃市稅務局組織開展“六聯六包”志愿服務活動 上市10年,從“宜昌交運”到“三峽旅游”
“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迎年度大戲 于魁智李勝素本月來漢演繹京劇經典 入秋以來最強寒潮即將“發貨” 6日至7日大風降溫降水天氣來襲
王忠林與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座談 長康食用油科普來了,食用油等級真是越高越營養嗎
皇后品牌官宣三位大使經典國貨再造底氣之美 【楚天評】東湖評論:“實”字打底練好創新發展“內功”
第二屆湖北省企業辯論賽決出勝負 湖北省圖書館聯動8家企業啟動數字資源服務項目 仙桃海關助力鮮活黃鱔“游出”海外
湖北省實驗幼兒園首屆“科技挑戰月”開幕 ??邓缕海骸包S金甲”助力全民反詐(圖)
湖北疫后重振,華創會做了什么? 武漢52個年薪100萬+的高端崗位在華創會官網發布!入職就算“領軍人才”
【2021全國主流媒體德陽行】走進德陽:感受“重裝之都”的別樣魅力 黃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艾福民:162家重點企業缺工3844人 人社部門招聘完成比率93.6%
?黃岡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鄧志群: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要真心誠意的服務、真金白銀的投入、真槍實彈的改革 96歲“老八路” 莊洪德: “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一案雙吃”,北海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王大春被開除黨籍 “殲8之父”顧誦芬和“核能駕馭者”王大中同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塔利班特種部隊指揮官遇襲身亡,曾率隊占領總統府,伊斯蘭國宣稱對襲擊負責 極目快評|“豬肉西施”走紅惹爭議,有些人就是咸吃蘿卜淡操心
同興會齊曉明:炒股高手必備的補倉解套技巧 友樣兒教育跟隨國家政策,大勢所趨
“領美熙詩”入選品牌強國示范工程成員單位 財險行業保費增速延續分化 單季度利潤下滑明顯
老酒賦能三季報業績亮眼,多家券商維持舍得酒業“買入”評級 山東七家國企對浪潮集團增資擴股 當地國資對其持股比例已達51%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