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了是我的,賺了是我們的”——安陸退伍軍人葉小伍的故事

2021-10-19 09:23:37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葉小伍的種植基地。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振雄 通訊員 楊鵬程

72歲的宋鳳英奶奶,家住孝昌季店鄉,她在城里有2個孫子3個外孫,她把他們帶到上學了,就回了鄉村。忙慣了的老人突然閑下來,“骨頭癢”,就想找點事做。

隔不多遠是安陸趙棚鎮團山村,有個“伍欣甸園”種植基地,缺人薅草、施肥、采摘,她去“應聘”。居然聘上了。每天清早通勤車來村口接她,下午5點再送她回家。同車的都是女工友,郭丫頭65歲、周桂珍70歲、熊祥珍68歲、劉燕珠65歲……都是趙棚人,工作不累,日薪90元,每天在車上搶著聊帶孫子時的快樂糗事,笑得像一群去逛街的小姑娘。

這是近日記者采訪安陸退伍軍人葉小伍的創業故事,意外獲知的精彩細節。

葉小伍的種植基地1.1萬畝,平時勤雜工要100多人,采摘高峰需要500多人,今年還從河南來了180多人、陜西來了130多人,公司去年支付工資500多萬元,今年600多萬元?!柏S收了,績效漲了。”

葉小伍“伍”有兩重含義

葉小伍是趙棚團山村人,1972年生,兄弟姊妹六個,他行五。

把“五”改成“伍”是想當兵?!摆w棚是老區,年輕人都想當兵。李先念當年在這里建過新四軍挺進團。革命前輩是‘老伍’,我就叫‘小伍’?!?991年他如愿參軍,部隊在東北,當了3年炮兵。

1994年退伍,去深圳打工,從搬運工干到銷售經理,自己單干?!暗刻炜创蟪鞘懈邩谴髲B,想起家鄉還是土崗荒山……”

2008年回家過年,有個同學是鄉鎮干部,鼓動他返鄉。葉小伍對記者說,“那時項目并沒想好,但想回來,和同學去給李先念親手栽的松柏樹澆了水,想,前輩在革命年代能想到辦法,我們在建設年代更能想出辦法。我已退伍,但還是軍人思維?!?/p>

再造一個新家鄉

2009年底回鄉。

趙棚鎮沒有大的河流,也沒有過境水系,是十年九旱的“旱包子”。他與村里簽了535畝山場流轉合同,種植花卉苗木和水果。

但第一步是開荒。請來挖機清理塘堰21口,新增蓄水量18萬方,解決塘堰下游2000多畝農田灌溉和300余頭牲畜的飲水問題。過去幾十年沒辦成的事,他辦成了。隨后幾年又流轉廢棄山場達8000畝。2014年注冊湖北鑫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主動與鎮政府、村委會以及當時的市扶貧辦簽訂“四方”協議,“決不讓流轉土地的農戶吃虧,農戶跟我干,虧了是我的,賺了是我們的。”村民踴躍加入。

“但栽什么苗、種什么果,我們試錯好多次,兄弟姊妹、姑姑舅舅怕我資金不夠,也把積蓄湊進來,最艱難時我靠安眠藥入睡。”葉小伍說。

種樹首選銀杏,2012年栽200畝不見長,請省林科院專家會診,說不適宜種銀杏,建議改種桂花樹。但桂花樹還沒來得及安支撐木,一陣大風,吹倒了300多畝,損失慘重。

“在外失敗還可以回家。我已回家,釜已破,舟已沉,我是背水一戰?。 ?/p>

繼續種花卉苗木,太單一;發展林果又缺技術。請來省農科院果茶所長秦仲麟教授,簽訂技術支持協議,水果以藍莓、三水梨、獼猴桃為主,苗木栽植大規格桂花、櫻花、垂絲海棠、紅葉石楠等。教授楊夫臣說,藍莓喜強酸性、有機質豐富、透氣性好的土壤。團山村土壤貧澀,ph值在6.0以上,改土是關鍵?!拔以跂|北當過兵,問他東北黑土壤咋樣,他說那當然好。我就去買土,300元/噸,運費400元/噸,運回幾千噸?!痹龠M行測土配方,改良酸性。

專家全程對基地工人現場講解、指導種植。譬如不能打農藥,將粘蟲板密布在果樹間,燈下掛糖醋液,誘殺害蟲。村民葉光林2014年參與種果,學會整枝修剪、采摘分級、貯藏保鮮。如今和葉明杰、汪祥志等20余人成了公司“科技帶頭人”。

2016年畝產500公斤,對葉小伍他們是個天大喜訊。有鎮政府政策支持、專家教授科技介入、鄉親們激情參與,昔日的荒山慢慢變得四季如畫、瓜果飄香,3200畝藍莓、1200畝三水梨以及新西蘭獼猴桃、美國水蜜桃等果品基地相繼建成,以桂花、櫻花、垂絲海棠、紅葉石楠為主的花卉苗木發展到2400畝,還有700畝水面清澈如鏡,岸邊的迎風草還是專門種的。

新家鄉、新生活

基地蓬勃發展,首先是村民增收了。葉光林夫妻以前常年多病,現成了種植能手,還想養土雞,葉小伍免費提供場地、水電,無償提供12萬元支持,去年他光養雞就純賺20萬元。

勤雜工資一月一兌現,宋鳳英說,“一分不差,葉總是個爽快人?!眮砭蜆I的多為空巢老人,平均年齡63歲,除了務工收入,本村的還有流轉費和股金分紅,人均年增收2萬元左右。

鮮果源源外銷,周末節假日孝昌、廣水、隨州、大悟、武漢等地游客紛紛來自駕游。今年國慶長假,每天游客3000多人。村民葉群明是第一個開農家樂的,年賺六七萬元。

村民曹俊娟對記者說:“我們發朋友圈現在可有資本啦,以前的荒山,現在是綠水青山金山銀山?!?/p>

趙棚鎮鎮長王永波介紹,葉小伍是安陸返鄉能人的佼佼者,他把一片荒山建成“國家級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湖北省休閑農業示范區”“孝感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金融精準支持插花村產業扶貧基地”,還參與家鄉公益事業,捐款支持硬化村級公路等;返鄉至今,每年向鎮教育基金會捐款2萬多元。

“這里是我的根,公司發展離不開家鄉支持,回報是理所當然的,再造家鄉就是讓家鄉父老生活更幸福。”葉小伍說。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虧了是我的,賺了是我們的”——安陸退伍軍人葉小伍的故事 線上線下齊發力,非公企業創新民主管理形式——讓職工有話有處說需求有回應
九十三度老白茶 | 過夜白茶都扔掉了?看完文章后悔了 白酒板塊迅速走低白酒股暴跌 關注市場加速擴容的次高端
天津一農戶鋪紅毯收玉米,只因城管稱收割車泥巴污染路面 法國總統馬克龍終于承認60年前這場大屠殺,不久前還侮辱該國
浙江外貿進出口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全省進出口總值3萬億元 培育檢驗檢測行業“工匠”精神 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
物聯網業務不斷拓展 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的職業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為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為各類人才在拱墅創業發展做好一流服務
極目快評|未注明新增確診為“境外輸入”,疫情信息不該有低級錯誤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湖北入選6項 數量全國第三
亞殘運會發布數字特許商品 支持殘疾人體育事業的發展 西湖游船首次推出的環繞西湖線路 助力西湖經濟發展
錢塘快速路明年6月正式竣工通車 有助于經濟發展 首屆“優秀長江協助巡護員”在漢揭曉
武漢天河機場T2航站樓改造開工 預計后年建成投用 60億美元潛艇在南海剛撞壞,美國又買了一批新的!總計1098億美元
湖北首例:大貨車司機截留高速通行卡,“跑長買短”逃費1.6萬元 6.6℃!湖北迎入秋以來最冷早晨 19日新一輪秋風秋雨來襲
提升教師幸福能力 將決定“雙減”政策實施質量 年年重陽秋風勁 移動孝老暖人心
音樂“守心人”馮翔:此處心安是家鄉武漢 話劇《卜奎風云》演繹北疆老城30年戍邊風云
樊城區舉辦首屆老年人運動會氣排球比賽 警情通報:吉林長春一男子殺妻女等4人,隨后縱火跳樓墜亡
張華嬌:用身邊事激勵身邊人,打造“鄂儲先鋒” 獨居老人家中失火,熱心鄰居拎來滅火器隔窗撲滅
海默癥老人迷路 棗陽民警暖救助 【楚天評】東湖評論:武漢城市圈擘畫藍圖 九城一“家”協同發展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