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3年海纜交付有望高增,維持“增持“評級公司發布23年一季報,23Q1年實現營收14.38億元(-20.82%yoy,6.67%qoq),歸母凈利潤2.56億元(-8.10%yoy,+141.18%qoq),主要原因受下游施工進度影響,公司實際交付訂單偏少。我們認為從23年下游需求看,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或實現10GW以上,公司海纜交付量有望較22年大幅增長,主要交付期間在5-9月,給予公司23-25年EPS2.52/3.16/3.79元,23年18xPE(可比公司Wind一致預期14.96x,公司龍頭地位穩+訂單量充足,給予一定溢價),給予目標價45.36元,維持“增持“評級。
海纜交付少導致收入下滑,公司控費能力優秀23Q1公司陸纜系統收入7.82億元(-2.13%yoy),海纜系統5.60億元(-24.43%yoy),海洋工程0.94億元(-65.31%yoy),海纜及海洋工程收入減少主要受海上風電場施工進度影響。23Q1公司銷售費用率2.15%,研發費用率3.32%,管理費用率2.23%,財務費用率0.33%,整體較Q4環比-1.07pct。
在手訂單進一步增長,訂單結構持續改善截至3月底,公司陸纜和海纜系統在手訂單分別達24.48/50.14億元;較22年2月末的28.01/28.53億元分別-12.60%/+75.74%,海纜系統訂單額高速增長。從訂單結構來看,公司高毛利率的海纜訂單占在手訂單總額56.14%,待后續確認收入后有望改善公司綜合毛利率。
前期招標量開始釋放,公司23年海纜交付量有望高增公司作為海纜龍頭廠商,已積極擴張產能以應對下游新增需求,在浙江(北侖)、廣東(陽江)建立產能基地,其南方產業基地規劃產能調增至600km/年。2022年國內海上風電招標量達到22.3GW,招標項目有望在今年陸續開始施工進入海纜生產、交付階段,預計公司2023年海纜業務收入同比22年有較高增幅。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不及預期、貨物交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