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劉雅進、楊海垚、實習生劉健豪)3月21日,武昌區教育局及中華路小學、丁字橋幼兒園、金都藍灣社區、蓮溪寺等共同舉辦“美好環境 共同締造——碳探武昌伢”進社區活動。
“太神奇了,能不能送我一份你發明的太陽能小電扇。”在金都藍灣社區,中華路小學的周予陽成了當天的明星,受到眾多同學的追捧。一塊太陽能板,一個電機,一片扇葉,幾根電線,這就是全部組件。在太陽光下,一會兒葉輪就自動轉動起來。其他同學紛紛搶領材料,試著動手裝配。
“你用太陽能,我就用風能?!标愯麾x同學的礦泉水瓶帆船獨具匠心,利用浮力與重力平衡的原理將兩個空水瓶制作船身,將綠板和車軸用卡繩帶固定在船身上;再用卡紙和木棒組合成船帆并固定在車軸上,利用風能驅動。“風能是自然潔凈、可持續循環使用的能源,既節能又低碳,應和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毙∨笥训陌l明得到圍觀者熱情掌聲。
利用廢棄物制作的彩虹小臺燈、創意收納盒、自制吸塵器等創新腦洞大開,體現了中華路小學在引領學生爭做環保小衛士,爭當零碳武昌伢取得的優異成果。
丁字橋幼兒園將帶著“舊物改造,生態創意秀”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成果走進武昌區中南路街蓮溪寺社區,孩子們通過多種方式把“美好環境 共同締造”理念帶進社區,介紹利廢利舊的好方法,呼吁大家減少生活物品的浪費,做力所能及的環保行為。
作為探碳武昌伢,孩子們到底如何展示環保理念呢?“我愛花我愛草,我愛青青小樹苗?!薄皹淠緭碛辛司G色,地球才有了脈搏?!薄暗厍蚴俏覀兊膵寢?,我們是媽媽的孩子?!贝蟀嗟暮⒆觽冊诶收b環保詩歌中萌發環保意識。在“花花的盲盒”親子活動中,利用身邊的廢舊、閑置材料制作創意花盆,通過分享自制花盆,體驗環保改造的成就感。
大手牽小手,孩子們和家長一同改造閑置舊園服,讓其煥然新生。開展環保時裝秀,孩子變身低碳小達人,引領低碳新風尚。
春雨綿綿的春天,大家齊聚一堂探環保。為了延續這份美好,活動最后由武昌區教育局青少年科技輔導站與武昌區中南路街蓮溪寺社區的負責人向現場參與活動的居民家長發送小種子禮包,期待大家把低碳環保的理念帶回家,在播種中體驗環保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