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觀焦點:蚊蟲咬了也會致病

2022-07-02 09:23:35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資料圖】

進入梅雨季節,高溫濕熱的天氣助長了蚊蟲的“威風”,不少患者因蚊蟲叮咬導致疾病而就醫。湖北省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恒提醒,孩子和老人在初夏更容易患皮膚類疾病,尤其應該注意皮膚的保護。

今年62歲的毛先生因皮膚問題困擾不已。一個多星期前,他突然出現皮膚起疹、瘙癢癥狀,四肢和腰腹部出現淡紅色像風團一樣的皮損,皮損頂端還有小丘疹。“一開始我沒當回事,后來皮膚表皮越來越癢,被我抓得破潰糜爛,形成了一個個小結痂?!泵壬f。醫生的診斷讓他頗感意外,原來是典型的蟲咬皮炎,罪魁禍首竟是蚊子。

李恒介紹,蟲咬皮炎主要形態表現為,皮損處呈淡紅色,出現像黃豆大小的一個風團,且伴隨瘙癢癥狀。如果是體質不過敏人群,皮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瘙癢慢慢減退,皮疹自行痊愈,但對于一些比較敏感的人群來說,它可能在身體的其他部位會陸陸續續出現一些新的皮疹。這屬于一個繼發型的過敏反應,在醫學上又被稱為丘疹性蕁麻疹。

每年端午過后,在省中醫院花園山院區和葛店院區皮膚科門診,每天都會有蟲咬皮炎的患者來就診,占到皮膚就診人數的10%左右。李恒提醒大家,丘疹性蕁麻疹主要與節肢動物叮咬有關,常見的如螨蟲、蚊子。夏、秋季多見,皮損中心可見紅斑、紅腫、水皰等,多發于暴露部位和腰周,病程一般7-10天,有刺痛、灼疼、瘙癢感。

據悉,部分成人接觸蟲子后會有丘疹、風團,部分人卻無任何反應。蟲咬皮炎對老人、孩子,以及體質弱的人,更為“青睞”。孩子因為皮膚稚嫩,被叮咬后在疏松部位如眼瞼、唇部等部位有明顯紅腫;過敏體質人群,在沒有接觸蟲子的身體部位也可能出現類似皮疹。

蟲子咬了不是大病,但疼起來也“刻骨銘心”,那么如何有效應對蟲咬皮炎?醫生提醒,當出現上述皮炎,不要用手抓,避免過敏反應和交叉感染,加重炎癥;用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局部消腫止癢;如果出現明顯大面積紅腫,建議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此外,大家應合理選用市場上各類驅蚊產品,飲食上以清淡為主,謹防辛辣食物加重病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