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方軍、黎良鍇)“刷臉”進出建筑工地,實時監測噪音揚塵,施工作業面可視化,基坑安全監測……
近年來,蔡甸區住建局積極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將大數據、智能化、物聯網等集成應用于施工現場,“看”得見違章、“聽”得見噪音、“嗅”得到隱患,構建起建設主管部門、企業、工程項目部三級聯動的“智慧工地”管理體系,讓項目管理“耳聰目明”。
實名制管理全覆蓋
蔡甸區住建局全面推進智慧工地建設,落實建筑工地實名制管理,全區124個建筑項目納入建筑工人實名制平臺管理,安裝人員人臉識別系統,實行人員實名制管理全覆蓋,做到人員考勤到位、掃“工地衛士”碼進場落實到位、數據上傳監管到位,并與“武漢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互聯互通。
揚塵監測 精準控塵
全區118個建筑工地安裝揚塵監測設備,要求時時監測揚塵超標,應對極端惡劣天氣,自動開啟揚塵噴淋系統灑水降塵,美化工地環境。
“蔡甸建管”平臺 最強大腦不簡單
在蔡甸區,智慧建管平臺正全天候運行,34個建筑工地實行了“兩球一槍”智慧化管理,合理布局安裝全景攝像頭,攝像頭安裝數量不少于2個,對施工作業面、鋼筋加工區、主材堆放區等重點部位實現視頻全覆蓋。
智慧工地的推廣建設,極大賦能施工及建筑企業的信息化、科學化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安全生產、科學管理”,同時增強了監管力度,通過線上巡查、夜間施工、智能識別、安全預警等應用功能,實現“綠色、智能、精益”的精細化管理,綠色、智能、宜居的智慧城市必將成為建筑行業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