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通訊員劉詠蘭、羅建杰、汪耿)“感謝你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這個服務太方便了?!苯眨錆h市新洲區邾城街聯合村村民熊女士向民政工作人員咨詢救助政策后說。
熊女士的丈夫患重癥住院,她和兒子打零工,無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急需救助。在村干部的帶領下,熊女士來到政務大廳,工作人員初步了解情況后,讓熊女士簽訂《誠信申報承諾書 》和《家庭經濟狀況授權書》,通過“一窗通辦”錄入信息,并報新洲區民政局低保中心確認,認定該戶符合支出型貧困家庭后,當月即可享受醫療救助。
自去年5月以來,新洲區民政局作為武漢市社會救助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單位,圍繞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認定救助對象,以誠信申報為基礎,守信激勵為原則,聯合懲戒為支撐,確保社會救助業務審核確認流程更簡便,服務更優化,管理更嚴格,責任更明晰,群眾得實惠。
困難群眾在申請救助時,只需出示身份證、戶口簿等必要身份證明,提交《武漢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后,簽訂《社會救助證明事項誠信申報承諾書》,自愿承擔失信的法律責任。經辦人員將申請對象家庭納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比對后,依規在社區和街道進行公示,除有明顯爭議的對象外,一般不再組織入戶調查和民主評議,直接納入保障范圍。從而實現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認定5日內辦結,臨時救助3日內辦結,急難救助1日內辦結。
通過實行“告知承諾制”,新洲區社會救助在推進服務便民化工作上取得了新成效,真正落實“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解決了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等問題,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新洲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紙承諾雖輕,卻代表了群眾與政府之間的相互信任,極大提升了對困難群眾的救助效率,為不斷創新政府服務管理方式,積極開展告知承諾制試點探索提供寶貴經驗。今年新洲區將繼續擴大告知承諾制試點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