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首席記者曹磊
通訊員 宋安琪 劉媛 高筠
4月8日,武漢天興洲10千伏供電配電網工程跨江電纜項目順利驗收,這是湖北電網首用“特制海纜拖管鉆江技術”跨江送電。
武漢天興洲10千伏供電配電網工程跨江電纜項目線路全長3.8千米,起于黃陂區漢口武湖干堤,止于天興洲鄉,除過江段采用海纜外,其它段采用架空走線,過江段電纜全長1.4千米×2根,10千伏架空線全長1.5千米。工程預計將于4月中旬前后正式投運送電。
“傳統過江電纜,是直接將電纜拋敷至長江,在汛期或雨季極易受到江水沖刷,導致電纜毀損。”在現場對線路進行最后核查驗收的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既濟集團華源電力設計院負責人介紹,此次項目運用“特制海纜拖管鉆越長江”技術,采用整根1400米超長海纜敷設,避免中間接頭進水造成絕緣擊穿電纜毀損;采用數學模型進行模擬推導,將穿江水平定向鉆選在長江水位最低的枯水期實施,并通過計算電纜最大牽引力,將定向鉆長度最終設定在600米。為保證過江電纜及保護管在長江水流沖刷下保持穩定,在保護管兩側分別設置入土工作井和出土工作井,最大限度減少基坑透水,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為保證電纜在長江灘涂得到有效保護,將傳統電纜溝改為成單溝雙槽的布局,實現了雙回路電纜的有效隔離,節約了成本。通過以上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既提高了電纜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又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價。
該工程成功投運后,將徹底解決天興洲居民因汛期洪水導致的電纜損毀停運且無法修復的供電問題,對湖北省電力工程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跨江、跨湖等水底大跨越敷設電纜的設計、施工、運維等技術均有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