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阮景明)4月8日,筆者從紅安縣了解到,連日來,在紅安縣永佳河鎮袁家畈村、八里灣鎮蓮花山村和二程鎮西林村紅薯種植基地,省農業科學院專家教授楊新筍穿梭在各田間地頭“傳經送寶”,手把手教當地農戶紅薯栽培技術,達到“產量不減、薯形控制好、賣價很高”的目標。
楊新筍教授指導紅薯種植。通訊員 供圖
“我們采取是平栽的方式,為什么要平栽呢?栽四個節下去,就可以增加它的結薯部位。食用型品種他要求控制薯形,增加結薯部位,通過增加結薯部位來增加整個產量。密度是20公分,不超過30公分?!?/p>
“我們在紅安苕地標產品基礎上,通過紅安苕作親本,選一個新的品種,既保留了‘姜牌紅’這幾個品種最好的優點,同時進行了改良,增加了它抗病性、適應性。”楊新筍說。
據介紹,圍繞紅薯“提質增效”,省農科院采取機械配套、平栽以及肥水一體化等綜合技術運用,發揮農田最大效益,實現“一塊地一年種兩季紅薯加一季冬季作物,三季作物加在一起畝產值突破一萬元”目標。
楊新筍說:“目前這整個早栽和機械化技術在紅安永佳河鎮、八里灣鎮鋪開,覓兒寺鎮也正在準備之中,另外在二程鎮做了一個紅薯抗連茬試驗,解決它連茬障礙問題,為今后幾年在紅安全部鋪開打基礎。”
近年來,紅安縣積極推進縣、校、企科研合作,與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等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積極開展品種培育,為推進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紅苕一年一季變為一年雙季種植是紅安苕產業鏈建設上的一次技術創新。該栽培技術最大優勢就是早,即早出苕,早上市,高收益?!敖衲?,我縣將依托省農科院技術優勢,選擇土質好的田地,擴大紅安苕雙季種植一萬畝,提高紅苕產量和土地利用效果,增加農民收入?!奔t安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徐軍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