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龔雨西)34歲的劉女士懷上雙胞胎,不料在孕中“驚喜”秒變“驚嚇”:其中一胎竟是無心無頭的畸形胎。幸得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產科團隊全程呵護整個圍產期,并在孕36周時助她順產一名健康嬰兒。3月21日,劉女士懷抱嬰兒感恩出院。
劉女士懷抱嬰兒與醫護人員合影。通訊員供圖
家住武漢的劉女士去年喜懷二胎。直到孕22+6周時,她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產科做孕中期超聲檢查,結果顯示是雙胎妊娠,但接診的產科醫生李春燕在仔細查看檢查報告后,診斷其中一胎竟然是復雜性雙胎中的無心畸形序列征,即這個“胎兒”是一個無頭無心的混合性團塊。這個結果嚇壞了劉女士和家人,李春燕醫生一邊溫柔地安慰他們,一邊為他們詳細解釋病情。
李春燕醫生介紹,無心畸形序列征屬于單卵雙胎的獨特并發癥之一,兩個胎兒在子宮內共用一個胎盤,位于各自的羊膜腔內,就好像睡在同一個房間的一張床上,但有各自的“小蚊帳”。在孕期,畸形胎未能與胎盤建立血液循環,只能靠“掠奪”正常胎兒的血供和營養存活,可能導致正常胎兒出現缺血、缺氧、生長受限,以及胸水、腹水、心衰、早產等危急情況,同時畸形胎的羊水不斷增加,也會造成孕婦出現心慌、胸悶,甚至無法平臥等癥狀。
通過四處咨詢,劉女士了解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產科對于處理復雜性雙胎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她和家人再次來到人民醫院,慕名找到產科主任范翠芳教授求診。
范翠芳教授告訴他們,無心畸形序列征非常罕見,約占全部妊娠發病率的1:35000,一般建議宮內治療,可采用血管凝固技術減胎,讓正常胎兒擁有健康生長的環境。害怕傷害正常嬰兒的劉女士與家人商量后,決定冒險保守治療。
在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屬意愿的情況下,產科范翠芳教授及婦產超聲科主任石華教授反復會診,決定動態觀察腹中胎兒情況,安排她每兩周到醫院胎兒醫學中心接受胎兒多普勒彩超檢查。
孕26周、28周、30周、32周……每次超聲檢查,范翠芳教授都親自和婦產超聲科的醫生現場溝通,仔細查看正常胎兒的發育、體重及是否有血流異常等等。直到寶媽孕36周時,正常胎兒都在堅強地生長著。但無心畸胎的羊水逐漸增多,容易造成孕婦的心慌、胸悶,嚴重時可能危及孕婦和正常胎兒的生命。
為了方便24小時監測孕婦生命體征及胎兒情況,范翠芳教授安排劉女士住院,為她實施促胎肺成熟治療及水囊催產。在醫護人員及助產士的精心呵護下,她順產下一個體重3100g的健康嬰兒,隨即無心畸胎也一起娩出。
范翠芳教授強調,隨著女性生育年齡增高與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多胎妊娠的發生率逐年增高,其中單絨毛膜雙胎的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在單絨毛膜雙胎妊娠中,早產、流產、胎兒發育異常及圍產期死亡率均較高,還可能導致孕婦患上高血壓、貧血等疾病。
她提醒懷雙胞胎的孕媽媽,發現自己是雙胎妊娠后,要及時到醫院做產檢,確定絨毛膜性,以便早期發現復雜性雙胎的并發癥,做到早診早治,并建議盡可能到有雙胎診治經驗的醫療機構進行產檢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