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胡瓊瑤、劉宇、通訊員張錚)內蒙古黑岱溝露天煤礦,零下30℃的極寒天氣,水灑在地面上,5分鐘就能結冰,一輛輛大型無人駕駛卡車,馳騁礦區作業。在2018年,航天重工自主研發的最大載重363噸礦車面世,打破國外重型礦車“一統天下”的局面。
在孝感,許多企業與航天重工一樣,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項冠軍”。
堅實的產業底盤,是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肥沃土壤。孝感圍繞產業鏈上下游補鏈招商,聚集一批有潛力、競爭力強的重點企業落戶。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企業突破13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81家。
去年底,孝感制定出臺《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對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市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牽頭承擔在孝感實施的國家科技項目的企業,按照該項目國家撥付經費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財政補貼;對在上交所、深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企業,分期獎勵500萬元。
孝感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對入庫的101家企業實行“一企一策”跟蹤服務,邀請10名專家,先后組織60余家企業開展申報業務培訓,走訪198家重點企業進行診斷輔導。
來自孝感市經信局數據顯示,該市共有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主要集中在光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其中,航天重工、華工高理、東電化等28家企業的產品市場份額位列全國前三。
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部分“專精特新”企業,感受“小巨人”的創新脈動。
相關鏈接>>
專!舒氏集團:29年只做膠帶
精!午時藥業:26道工序萃取金銀花露
特!易生新材:瞄準空白謀商機
新! 大禹電氣:自主研發引領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