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家里連接電線時,有近三成概率會用到舒氏集團生產的膠帶。
舒氏集團位于孝感市孝南區,前身是1993年創辦的孝感市中南橡膠廠,29年來只生產膠帶。目前,該公司生產的絕緣膠帶、PVC電氣膠帶、高壓橡膠自粘帶等,在全國民用市場上占比達29%,年產膠帶長度可繞赤道140圈。
2019年,該企業被評為省第三批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去年底,入選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小小膠帶,利潤空間薄,舒氏何以堅持29年,還做成了冠軍企業?
最初,該公司只生產一種產品——絕緣黑膠帶。這種黑膠帶,常用于電線電纜接頭的絕緣防護,但容易粘手、掉色、防水性差,耐壓強度只有380伏。
一次,公司創始人舒新國偶然發現,國內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型膠帶——PVC電氣膠帶。與黑膠帶相比,這種膠帶防水性好,耐壓力強,且不粘手,干凈又美觀。
當時PVC電氣膠帶幾乎都是進口?!斑@是市場空白點!”舒新國立即組織人員研發生產。
沒有設備,舒新國帶著工人,改造BOPP封箱膠帶設備進行生產。可技術不過關,生產出來的膠帶粘性不夠,容易跑卷,產品質量不太穩定。
為搶占市場先機,舒新國迅速前往臺灣學習技術,并花高價引進先進的涂布生產設備。很快,舒氏生產的PVC電氣膠帶成功面世,一投入市場就受到客戶歡迎。
“看著銷量不錯,但利潤薄,只能掙一點辛苦錢。”彼時,房地產興起、投資機會盛行,有人多次勸舒新國“投機賺快錢”,他沒有動心:“舒氏要做百年企業,且這一百年只做一卷膠帶。”
不斷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唯一路徑。
以往是小作坊式的生產,2005年,舒氏集團積累了一定資金后,搬遷至南大工業園,投資建設占地150畝的現代化生產廠房,引進現代化生產設備。
當時國內普遍用甲苯做為生產溶劑,易燃易爆,安全性低。搬到新廠房不久,一個制膠車間因靜電起火。
研發團隊設想,能否用水來替代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甲苯?研發團隊查找資料,反復試驗。公司副總經理郭銀銘說,從小試到放樣,再到實現量產,舒氏投入超千萬資金,花了近5年時間,終于研發成功水性壓敏電工膠帶。
由于搶占了國內市場空白點,產品價格明顯高于普通電工膠帶,企業年銷量額增長率達到20%。
與此同時,舒氏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生產的膠帶陸續通過美國UL認證、德國VDE認證等,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外貿營收增長約60%。
從單一的絕緣黑膠帶增加至目前近百種膠帶,“人無我有”的優勢正在顯現。去年,公司營收達到4.7億元。
【采訪手記】
在29年中,舒氏集團穩步發展,靠的是什么?是心無旁騖地專注,是審時度勢的定力,是創“百年企業”的堅定信念。不追風逐浪,不左顧右盼,一心在自己熟悉的行業,保持自我,難能可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通訊員 宓天鵬 單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