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漢江流域Ⅲ類以上水質占比過半

2022-03-03 09:38:29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湖北日報訊 (記者林晶、通訊員王歡、翁茂芝)歷時8個月,武漢漢江流域生態環境終于摸清了。2月28日,從省地質調查院獲悉,武漢市漢江沿岸及南岸湖泊首次生態環境地質調查結果出爐,漢江及南岸主要湖泊水質呈現持續向好態勢。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2021年,為摸清武漢市內漢江流域生態環境底細,落實長江大保護發展戰略,在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組織實施下,省地質調查院承擔了武漢市漢江流域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項目,對武漢市內漢江兩岸2公里以內范圍及漢江南岸的主要湖泊進行了系統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漢江Ⅱ類、Ⅲ類水質占比達53.33%,保持較為穩定。后官湖、三角湖等主要湖泊的水質Ⅱ、Ⅲ類占比為76.00%,較前幾年水質有了較大提升。但受湖泊周邊的農業生產以及居民生活用水排放的影響,部分城中湖泊月湖、墨水湖、龍陽湖的重金屬及總磷指標超標,水質為V類、劣V類,枯水期存在劣化現象。

土壤質量方面。漢江沿岸帶的土壤以堿性為主(pH平均值7.14),土壤質量以良好和中等為主,面積占比為72.61%。優質土壤面積占比為17.87%,主要分布在漢江兩岸以及長河一帶。此外,受地形地貌和成土母質影響,漢江沿岸帶生態地質脆弱。

省地質調查院基礎地質調查中心主任李朋介紹,受一系列生態修復舉措影響,長江、漢江與后官湖等湖泊構成了一個連通性良好的生態體系,有利于生態系統內物種的遷徙和物質的交換,提升了生態系統質量,促進了漢江沿岸帶生態格局的優化改善。

省地質調查院稱,此次調查查明了漢江沿岸帶生態地質本底,將為該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綠色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武漢漢江流域Ⅲ類以上水質占比過半 湖北累計投入9390萬元獎補返鄉創業、1.55億元扶持創業企業
重慶市巴南區墊江縣農業農村局多措并舉推進生豬養殖工作 重慶市巴南區二圣梨、巴南銀針:“三個抓”推動特色產業發展
重慶市巴南區南彭B保:2021年進出口額同比增長141% 重慶市巴南區:多管“控”不合理支出減少無效支出
重慶市巴南區:樹“綠名片”筑“綠屏障” 重慶公路物流基地與新加坡葉水福集團合作推動跨境公路發展
【工作動態】重慶市巴南區統籌推進老齡健康事業科學協調發展 重慶市巴南區西流沱:發展新商業釋放新業態
重慶市巴南區2家單位獲評2021年度市級新型研發機構 【松材線蟲除治】重慶市巴南區多措并舉推進線蟲病防治工作
重慶市巴南區“三聚焦”為企業減負4775萬元 “海豚家居”入選品牌強國示范工程成員單位
重慶市巴南區環理工大學:大力推進研發創新中心(研究院)建設 一起向未來|完整的熱愛創造無限的奇跡
跨省交通新進展!長三角示范區互聯互通領域重點項目建設情況來了 無錫:抓嚴抓實疫情防控 護航企業復工復產
一起向未來|完整的熱愛創造無限的奇跡 3月2日0時至24時遼寧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杭州余杭區發布村級留用地新政首宗“合作開發”模式出讓 杭州淳安:特色產業帶動鄉村百姓共同富裕
女子因感情問題投湖輕生 民警下水緊急救人 警察夫妻拾金不昧 主動打電話聯系失主
武漢又一個天然氣24小時營業廳亮相 充值圈存開戶可隨時辦 婦女掉進20余米深的洞穴呼救 民輔警索降天坑救出“泥人”
女子不慎將內有現金的布袋遺失橋面 正當她著急時接到民警歸還電話 六只獼猴出沒于四個村莊 自然保護區負責人表示將讓獼猴安家繁衍
男子出獄后報復證人投冰毒報假警 賊喊捉賊露馬腳被逮捕 建設全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示范引領高地 湖北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聚焦核心技術攻關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