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教育工作者應練就一雙發現“田野”的眼睛

2021-12-26 21:57:24 來源:荊楚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隨著“雙減”政策鋪開,各媒體報道的實踐案例層出不窮,其中,新華社報道的甘肅省渭州學校課外實踐活動尤為突出。對于長期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人而言,亮黃校車穿行綠野,稚子笑顏映襯藍天的場景,無疑是極具感染力的。

渭州學校整合資源,精排課表,辦起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全校4000多名學生,從繁重作業和課外培訓負擔中解放出來,將田野變成課堂,于自然中擷取智慧,在實踐中學會求知,在生活情境中埋下探索之芽。

此類親近“田野”的活動,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又為深化“雙減”意義開辟了新的思路——將“減”下的時間“加”進實踐,將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串聯,鼓勵學生暫時放下紙筆,讓手腳動起來,腦子活起來,思想熱起來。

但若要廣泛參考這一模式,我們也必然會發現,不是所有的學校都適合體驗田野:有的學校地理位置限制,距離郊區較遠;有的學校物質條件不足,無力組織活動……

此刻,目光該落回“雙減”本質:追求育人的高質量,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即使身邊沒有田野,教育人也應當有一雙發現“田野”的眼睛。

從活動場地來講,因地制宜,處處可以是“田野”。不被環境局限,城市學??梢詫⒛抗馔断蚩萍拣^、博物館、生態植物園等公共文化設施;或者協力周邊大學,借力教育資源和環境,為學生營造“動手”的機會。

從參與形式來講,緊扣“學校靈活引導,教師保駕護航,學生自由發展”,學生在哪里都能獲得和“田野活動”同等的素質鍛煉。一些學校,校車數量不夠,師資不足或留守兒童較多、缺少家長配合,難以安全、有效地組織大規模校外研學,則可將重心傾向對學生習慣的培養。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指導學生養成“好奇、發問、探究”的習慣,建立起穩定的“討論——展示”檢查機制,把更多的選擇權留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踐行“雙減”政策,“田野活動”的突出意義就在參與。學生通過實地接觸、感受,補充課本文字內容,鍛煉手、腦、心聯動,提高學習效率,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而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重要引路人,教育工作者都該練就發現“田野”的眼睛。

稿源:荊楚網

作者:彭昕蓓(武漢新洲區)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東湖評論:教育工作者應練就一雙發現“田野”的眼睛 武漢“最美觀江地鐵”16號線開通首日,不少市民專程來嘗鮮
6點見!劉震云抖音直播《一日三秋》,正坐火車趕往北京 南非首位黑人大主教去世,為反對種族隔離奮斗一生,留下傳世名句
男子返鄉抗拒防疫檢查叫囂“河南屁事一大堆”,警方:將行政處罰 回國受阻的達美DL287航班乘客:感覺就像被“高空遛狗”,至今仍滯留美國西雅圖
摩家藥食同源享瘦巧克力榮耀上市,與節食運動說拜拜,引領瘦身新風潮! 頸部包塊莫名消失 婆婆體檢發現原是長到胸腔里
“荊”彩2021·長江“金腰帶”閃耀“綠色明珠” 武漢3條地鐵線通車建設背后:他們創新攻堅排除施工“攔路虎”
藝心向黨 繪時代藍圖 省委黨校舉辦迎新年美術作品展暨書畫筆會 湖北省又添一家新影城 不僅能看電影,還有小劇場看演出
連啃“硬骨頭” 突破系列難關——武漢地鐵5號線建設背后故事 荊州迎今冬初雪 古城內外銀裝素裹
武漢市民嘗鮮無人駕駛5號線,“感覺就像穿越一樣” 多條高速管控,荊州交警全員上路應對低溫雨雪天氣
車輛防滑扎帶“一動就斷”?廠家:只能應急,使用須謹慎 哈爾濱民宅起火一老人不幸遇難,居民:疑因電取暖器引發
隨警出擊丨武漢三條地鐵同時開通,實探地鐵警方為新線護航 來自55位世界冠軍的邀約:《我們北京見》
中國銀聯聯合13大銀行和10萬+商戶,讓利群眾,推動消費 冬季空調溫度在20℃最省電,群眾、企業在供電營業廳得到合理用電規劃
“火鍋吃出避孕套”滋事顧客被拘,店老板:結果在意料中,將通過法律追責 “荊”彩2021!十個故事看湖北
好消息!武漢上海兩城地鐵APP乘車碼可通用啦 剛剛,武漢地鐵三條新線發車啦
寒潮襲來 家有暖氣心不慌 1.5萬戶家庭享受武昌熱電廠供暖 未雨綢繆!武漢融雪防凍指揮調度有了“北斗”智能監管
千里情緣一線牽 新洲有了“鶴峰路” 養老護理也能出“工匠”,看她如何在這個行業堅守19年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