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周捷、覃偉 )江陵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執紀正向效應,出臺《關于激勵和保護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十條措施》,通過容錯糾錯、澄清正名、回訪教育、廉政意見回復四項硬措施,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實干者撐腰,激勵保護敢擔當、善作為干部。
容錯糾錯,激勵保護有“尺度”。堅決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綜合考慮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度、后果影響等方面因素,明確“可免于處理處分”5種適用情形,精準容錯;“從輕、減輕處理”5個適用條件,及時糾錯,為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劃出“安全區”。同時,強化容錯糾錯結果運用,與地方(單位)年度考核結果及個人評先評優、考核表彰和提拔重用“換算”掛鉤,旗幟鮮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勵創新者、寬容失誤者、懲治違紀違法犯罪者。截至目前,已先后對5名黨員干部予以容錯認定、51名黨員干部進行糾錯處理,針對部分地方和單位在改革創新、干事創業中出現的風險隱患及偏差問題,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23份,及時提醒和糾偏。
澄清正名,激勵保護有“態度”。研究制定《開展不實舉報澄清正名工作指引(試行)》,科學審慎開展澄清正名。一方面,圍繞“提出方式、審核審批、組織實施”等各環節,設計制作澄清正名建議書、申請表、審批單、澄清正名函,逐步細化完善澄清正名工作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全程把控。根據不同情形分別采取當面澄清、書面澄清、通報澄清、會議澄清、媒體澄清等5種形式,及時為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切實消除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針對誣告陷害行為,嚴格按照《湖北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工作辦法》,堅決“出拳”“亮劍”、嚴肅處理。截至目前,已先后對21名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對誣告陷害行為聯合有關部門處理2人。
回訪教育,激勵保護有“溫度”。及時印發《對受處理處分黨員干部回訪教育工作指引)》,結合被回訪對象違紀違法類型、近期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采取“一人一策”“兩個見面”“三個必談”方式,及時開展精細化跟蹤回訪教育,切實幫助“跌倒”干部重振精神、重拾信心、重燃激情。充分做好回訪教育與考核評價銜接工作,對真心整改、表現優秀、工作突出、受到單位肯定的黨員干部,積極向組織推薦重新提拔使用,努力實現執紀有“力度”、關懷更有“溫度”。截至目前,已先后對86名受處理處分黨員干部開展跟蹤回訪教育,幫助打開“心結”、甩掉“包袱”,以“拼、搶、實”的精神狀態和作風投入到“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熱潮中去。
意見回復,激勵保護有“準度”。按照歸口管理、分層審核、統一回復的方式,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紀檢監察機關黨風廉政意見回復工作的實施細則》,明確黨風廉政意見回復工作的受理范圍、責任分工和辦理程序,逐一對擬提拔重用干部信訪舉報、問題線索、黨紀政務處分等情況進行全面、歷史、辯證的審查和分析研判,做到該“擋”的堅決“擋”,該“放”的大膽“放”,該“查”的果斷“查”,堅決防止“帶病提拔”“帶傷評優”。始終將任前廉政談話作為新任干部崗前“必修課”,切實把履職要求講明、把職責任務講清、把紀律規矩講透,提高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意識,促使其忠誠履職、擔當作為。截至目前,共審查回復黨員干部黨風廉政情況1629人次,提出暫緩和否定意見19人,開展廉政談話43批次,不斷激活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