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江陵縣委書記全運寶(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羅序文 通訊員 沈黎明 聶良榮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000多年前,大詩人李白就為江陵做了很好的宣傳,“千里江陵”也成為當地農產品的公共品牌。
作為全省同類縣域經濟考核最后一名、版圖面積只有千余平方公里的小縣、建縣歷史只有23年的新縣,江陵要在“十四五”期間爭做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增速最快的縣。
底氣從何而來?11月21日,江陵縣委書記全運寶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激情澎湃地介紹了江陵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
談發展目標:
建設全省縣域經濟增速最快的縣
“在剛剛閉幕的江陵縣黨代會和縣‘兩會’上,我們新一屆黨委政府班子集思廣益,確立今后五年發展目標是打造全省縣域經濟增速最快的縣?!比\寶說,江陵目前擁有發展經濟的良好條件,已建成“公鐵水空”四位一體交通網絡:“一橫兩縱”高速路網,讓每個鄉鎮10分鐘可上高速;浩吉鐵路與長江黃金水道在江陵呈十字交叉,全省煤炭儲配基地等建成運行;距荊州沙市機場僅20分鐘車程;被定為湖北省多式聯運試點示范工程建設基地。
全運寶說,今后五年江陵將依托浩吉鐵路、長江航道、高速公路等交通線打造物流園區、集散中心等,打通區域快速循環大通道,提高內循環速度,推進交通物流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打造鐵水聯運大宗商品物流基地。
談起未來構想,全運寶信心滿滿:
“利用便利交通網絡,江陵要構建東至武漢城市圈、西至鄂西生態圈、南至長株潭、北至襄十隨城市群的綜合運輸大通道,更好融入省域和全國大循環。”
“利用深水岸線資源,建設以能源、鐵礦石、大宗散貨為主的現代化港口,力爭到2025年江陵港區吞吐能力達到每年4000萬噸。”
“以鐵路站場、公路客運站、物流園區和江陵港區為節點,建成以煤炭儲配基地為主體的物流站場體系。”
“加強公鐵水空互通互聯,解決高速、鐵路、水運、機場連接最后1公里問題,提高物流集散能力和效率?!?/p>
談工業強縣:
460億元大項目開啟大產業序幕
浩吉鐵路是國家北煤南運的能源大通道,在江陵與長江黃金水道十字交叉。江陵依托這個優勢,投資20億元高標準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
2018年,省政府將江陵煤制氣、煤化工和物流產業等納入省級戰略。今年,省委主要領導到江陵調研時表示,要大力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
全運寶介紹,目前產業基地已落戶3個重大項目,初步完成煤電港化四大板塊的產業架構——總投資130億元的華電江陵發電廠已經建成運行,總投資70億元的湖北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已開港試運營,總投資460億元的華魯恒升荊州現代煤化工基地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其中,華魯恒升項目是運用現代先進技術強勢開啟的第一個大型綠色煤化工項目,占地2800畝,“十四五”末將達到產值300億元、利潤50億元、稅收30億元的規模,并帶動5000人以上就業。
江陵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是全省煤炭儲配基地“一主三副”中的“一主”,也是華中地區最大煤炭儲配基地,靜態堆存量最大可達600萬噸,能保障全省煤電一個月用量,是保障全省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撐。與西部產煤基地煤化工企業生產甲醇運到沿海相比,江陵煤化工產品每噸可節約物流成本500元,利用煤炭儲配基地就地加工轉化,能填補國家在能源消費密集地區布局上的空白。
全運寶說,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承載著湖北省和荊州市的重托,江陵將全力以赴,以最快速度將其建成全省能源安全保障基地、輻射華中的能源消費中心;依靠華電、華魯恒升等企業運用最先進的煤炭轉化技術,建設全國煤炭清潔高效加工、煤電清潔高效利用示范區;依托“江海聯運、水鐵聯運”水運體系,創建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
談糧食安全:
“三個合作社”實現糧食富農夢想
“有人說,糧食的作用就是吃飽肚子,但我們想實現糧食富農的夢想?!比\寶說,江陵是全省糧食主產縣之一,糧食年產量穩定在50萬噸以上。江陵將以打造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范區為目標,重點從一縣一品、農產品加工業和全域旅游三個方向突破,不斷提高農業產業現代化水平。
全運寶說:“我們將統籌考慮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現代糧食產業,健全種植、倉儲、貿易、物流及精深加工的糧食全產業鏈條,真正打響江陵糧食品牌,實現糧食富農。
他介紹,江陵在保證農民權益基礎上,加快推進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勞力資源合作社、資本合作社“三個合作社”建設,解決現代農業農村發展上的地、人、錢三要素集約問題,實現土地經營權集并、勞力資源集中、村內資本集聚,發展壯大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市場化現代糧業,既保糧食安全又增加農民收入,加速富農強村進程。
“通俗地說,就是集中所有的田,用好現有的錢,田里把活干、一起把錢賺?!比\寶說,我們希望通過“三個合作社”建設,推動農村土地規模集中,實現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夯實農業產業現代化基礎。
個性問答
“3個三”造就全國信訪“三無”縣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羅序文 通訊員 沈黎明 聶良榮
主持人:現在江陵建設項目多,征地拆遷任務很重,但江陵在全省首批創成全國信訪“三無”縣,請問有何獨特經驗?
全運寶:主要是建立“3個三”機制:實行“領導三訪”,落實縣級領導接訪下訪、閱信包案等制度,做深做實“值班接訪、專題約訪、登門回訪”;抓實“三個環節”,抓風險研判、抓首訪結案、抓積案清倉,有效化解重復訪事項;建立“三會”機制,定期召開信訪聯席協調會、信訪事項評議會、駐村干部屋場會,做到“村組有人轉、異動有人看、糾紛有人管”。
民生福利
既注重大交通,也建好農村路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羅序文 通訊員 沈黎明 聶良榮
主持人:江陵建成了“公鐵水空”大交通大循環格局,農村公路建設如何?
全運寶:江陵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880公里,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具體做法是:打通斷頭路、拓寬瓶頸路,推動農村公路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向“好”;建立由縣路政員、鄉鎮監管員、村護路員組成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開展常態化監管,切實管好路產路權;形成“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日常養護與工程養護、政府投入與社會參與”的農村公路養護格局;創新管理模式,將個體車輛納入客運公司管理,推進農村客運市場規范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