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熱度持續走高 被房企視為投資熱土

2021-11-11 08:26:18 來源:北京商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調控漸重、市場趨冷,大灣區成了部分涉房類企業炒作發展、謀求上市的最大概念。北京商報記者最新梳理發現,部分涉房類企業為了盡快實現上市融資,開始不斷強調自己作為大灣區布局企業的身份,甚至有些企業不惜改名“硬蹭”大灣區的熱度。典型案例如:“二戰”港股IPO的方直發展,以及前不久更名成“大灣區文旅”的中國文旅。但是,大灣區的概念真的能助推相關企業上市暢通無阻嗎?那些整體規模不大、此前發展受限的企業又能否依仗“蹭概念”被拯救?

不惜改名字

港股IPO首戰折戟、二次遞交上市招股書的粵系房企——方直發展,再度以“大灣區房企”的身份向港交所發起沖刺。據港交所11月8日披露消息,繼2021年4月21日首輪遞表失效后半年后,方直發展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在招股書中,方直發展將自身描述為“一家聚焦大灣區經濟圈的成熟綜合型房地產開發商”,主要從事物業開發及銷售、商業物業投資、室內裝修服務等,業務活動主要集中于大灣區經濟圈各地,尤其是大灣區內深圳、廣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及東莞等一線、二線及精選三線城市的核心區域。

然而,從現有城市布局來看,方直發展尚未真正做到大灣區11個城市全覆蓋。對比企業先后遞交的兩版招股書,方直發展對自己的起家地——惠州的依賴度一直程度頗深。在該公司于11月8日最新披露的招股書中,截至2021年8月末,方直發展在廣東省的12個城市共有45個物業開發項目,其中惠州項目數量占到了一半,具體數量為20個。

靠“大灣區概念”謀求上市的不只方直發展,還有“換個馬甲”繼續賣房的中國文旅。

作為房企“中國奧園”旗下的子公司,中國文旅在外界的解讀中一直是一家披著“文旅外衣”賣房的涉房類企業。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該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發起了四次上市沖擊。

2020年4月17日,中國文旅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在超期180天未獲港交所“放行”后不到一周,第二份上市申請材料便再度遞向了港交所,不過最終結果仍然是申請“失效”。在2021年4月,中國文旅第三次遞交上市招股書,然而仍然沒有叩響港交所的大門。

今年10月22日,該公司將公司名稱由“中國文旅有限公司”變更為“大灣區文旅康居股份有限公司”,并再一次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在業內看來,中國文旅第四次沖擊港股IPO,并在同期更名成“大灣區文旅”,表明了其深耕大灣區的決心,并希望借助大灣區概念助力自身上市進程。

更好“講故事”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熱度的持續走高,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積極拓展灣區內的土儲。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大灣區已經匯聚了50家房企相繼布局。而伴隨著樓市調控逐漸進入深水區,當被房企視為“必爭之地”的大灣區激戰頻起,一眾中小涉房業務企業顯然也沒有放過大灣區的這波“概念紅利”。

在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看來,涉房類企業大“蹭”灣區熱度的背后,實質上是為了將企業自身的品牌與大家熟知的IP進行綁定,形成標簽化。“說直白一點,就是向資本市場傳遞概念,為了更好地‘講故事’。”

肖云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實涉房類企業“蹭”大灣區概念的主要利好,體現在品牌營銷和市值管理上。“因為目前大灣區經濟的概念較受市場熱捧,而部分企業通過綁定IP的形式,首先在營銷上傳遞企業將承接大灣區發展紅利,有較好的發展機遇。此外,在資本市場中,大灣區概念也會獲得資本市場青睞。”

但從企業端的表現來看,期一眾著急赴港IPO的企業,上市的直接目的仍然沒有跳脫“融資續命”。方直發展在其招股書中透露,若此次赴港上市成功,所募集資金的一部分將用于支付已收購的土地,并為未來擬收購地塊的部分地價提供資金;同時,償還一部分已用于項目開發用途的部份現有銀行及信托融資貸款。

無法拯救一切

對于一部分規模增長乏力、融資需求相當迫切的涉房類企業而言,因政策紅利加持而極具發展潛力的大灣區,似乎是行業寒冬之下,企業們目前能夠找到的為數不多的一些慰藉。不過,在整體大環境趨緊、調控嚴苛的現實背景下,“大灣區概念”真的能夠拯救一眾“上市困難戶”嗎?

答案或許是否定的。對于二度遞交上市申請的方直發展以及“四戰港股IPO”的中國文旅而言,仍將在管控趨嚴的港交所上市規則下,接受相關部門的各項核查。至于“蹭”大灣區概念到底能否助力中小涉房類企業上市,在業內看來,市場其實不會太過“買賬”。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向北京商報記者記者表示,多數房企“蹭概念”或將引發企業熱度短期上漲現象,但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控不斷加碼,規范房企的“三道紅線”等金融監管措施也不容忽視,只有企業自身發展穩健,或才能借助區域發展的利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粵港澳大灣區這片曾被房企視為投資熱土的區域,已經迎來了密集調控。趨冷的地產大環境以及有所降溫的區域市場,也已降低了一部分布局企業的熱情。據克而瑞相關統計,2021年開年以來,大灣區樓市調控不斷,“惠八條”“莞八條”雙雙發布,“二手參考機制”也在深廣莞相繼落地。

在地產分析師嚴躍進看來,對于方直發展、中國文旅這類“上市困難戶”而言,“融資續命”就是企業目前的最大期待。即使后續如愿登錄港交所,在經歷地產行業動蕩、爆雷頻發的2021年后,資本市場的“韭菜”似乎也不是那么好割了。

就赴港上市進展、布局大灣區的后續發展策略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方直發展官網電話,但截至記者發稿,電話未有人接聽。

(北京商報記者盧揚榮蕾)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粵港澳大灣區熱度持續走高 被房企視為投資熱土 股價提前漲停的情況頻現 投資者支持嚴查
不少酒店都玩起了“私域流量” 逐漸也將成為行業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構建科技強省“四梁八柱” 湖北打出科技創新“組合拳”
漢產技術攻克制冷劑溫室效應難題 武漢北站單日編組2.4萬輛車創新高
武漢最大水環境綜治工程“沖刺跑” 大悟:路通業興環境美
航拍鄂州樊口江灘綜合整治工程 四度赴約,開放湖北如何再進位
“武漢TAXI”上線還有2天 監管系統對拒載說“NO” 武昌白沙洲街道全面開展“加強針”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紅安縣兩會|加快推進人民醫院新院區、中醫院新院區、蘇區醫院建設 紅安縣兩會|舉全縣之力開展黃麻起義紀念園5A景區創建,建設亮劍大別山軍事文化旅游度假區
紅安縣兩會|啟動教育中心、似馬山體育公園等項目建設 支持七里坪鎮、城關鎮、二程鎮、覓兒寺鎮等打造特色鄉鎮 紅安縣兩會|啟動紅安五中、虎門小學、明德小學擴建 做好紅安一中新校區前期工作
紅安縣兩會|引進周黑鴨等農產品加工企業 支持娃哈哈上好佳等加快發展 七旬老人腦梗心梗疊加 心腦??漆t生聯手開通“血管隧道”
1分47秒破億7分48秒破2億 林氏木業打響雙11第二波頭炮 武漢市江漢區社會福利院譚小英獲評2021年荊楚工匠
省水利廳與省農發行簽訂政銀戰略合作協議 創新驅動 跨界融合 湖北捧出更多“新服務”
又到周四,湖北消費券11日晚開搶 這份領券攻略請收好 大江·觀瀾——第五屆曇華林國際版畫邀請展開展
短短數月大變樣!蔡甸這條主干道春節前完工 未來五年怎么干?通山縣縣長用“五句話”概括
民警幫七旬奶奶解憂被贊服務不分職責內外 漢孝同城邁入新階段,人社服務上兩城有望政策統一
全省唯一 巴東“土專家”易美軍獲評全國“十佳鄉土科技人才” 10月湖北用電大增23.47%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