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上高速 家門口穩就業
大悟:路通業興環境美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陳春保 通訊員 晏業煥 龔紅焰
閱讀提要
大悟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歷經5年攻堅,大悟告別貧困走向小康。10月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大悟,感受老區人民的新生活。
深秋時節,大悟縣豐店鎮繁榮家庭農場,依然生機勃勃?!敖衲暌患局械荆コ杀?,凈賺了20萬元?!鞭r場主樊輝喜滋滋地說。
早年間,樊輝一直在上海一家造船廠打工。2015年回到老家,拾起撂荒土地,買了兩臺農機,當起了“新農人”。
為啥回來?“過去交通不便,也沒產業,家鄉美,可不養人?,F在一切都變好了,誰不想回來呢?”樊輝說。
出行快了——
進城只需半小時
行駛在G346國道大悟段,路兩邊青巒疊翠,一株株烏桕點綴其間。
去年底通車的G346,為大悟打造“半小時快速交通圈”再添濃墨重彩一筆。眼下,G346孝感北至白廟段即將動工,武大高速建設如火如荼,“通車后,全縣所有鄉鎮半小時上高速、到高鐵站,大悟正式邁入‘半小時快速交通圈’?!笨h交通運輸局干部萬巧云說。
大悟,群山環抱、丘陵起伏,交通短板突出?!伴_山劈石修大道,沖破閉塞奔小康”,至2016年,大悟村路通達率達100%?!暗窙r不佳,老百姓到縣城、到武漢的快速出行需求尚未滿足?!比f巧云坦言。
打造“快速交通”,大悟一年啟動一個大項目,一年建成一個大項目。
以高速路網為主骨架——麻竹高速建成通車,武大高速動工,京港澳高速公路“四改八”大悟段即將開工,構建“井”字型高速路網。
以國省干線路網為支撐——大黃線、呂高線、觀新線、G346大悟段等一批國省干線相繼通車,“三縱三橫”公路交通網形成。
以農村公路網為延伸——投入資金近2億元,新增通村公路557公里,實現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車、村村通物流。
三網相聯,網網相通。截至目前,大悟公路通車里程共計4377公里。
路通,業興。
G346沿線的夏店鎮朝陽村,200畝金果梨基地開建,2萬株優質梨樹即將掛果;同是G346沿線的新城鎮金嶺村,村民顏惠明、顏偉父子開辦農家樂,生意紅紅火火;
“路長制示范路”大黃線,沿線建成萬畝銀杏基地、萬畝油茶基地、萬畝茶葉生態公園、六千畝桃園,既是林特經濟基地,又是生態“大觀園”;
以悟峰山旅游公路為主線,串聯大別山紅色旅游公路、金嶺旅游環線等的農旅融合示范路,蜿蜒于崇山峻嶺、密林峽谷之中,成為造福老區人民的幸福路。
就業穩了——
家門口掙錢的感覺真好
晚上7點多,照顧孩子們吃過晚飯,拾掇好廚房,顏芳就下樓了,她還要到一樓扶貧車間加會兒班。
顏芳家所在的宣化店鎮城東新區,是宣化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大悟澳弘達針織制衣有限公司在這里開設扶貧車間后,顏芳成為車間一名剪線工,“家門口上班,工作時間靈活,可以照顧孩子,還有一份穩定收入?!?/p>
大悟縣鄉村振興局負責人介紹,該縣出臺激勵政策支持130家扶貧車間做強做優,帶動6510位脫貧戶家門口穩定就業。
與顏芳在車間當工人不同,河口鎮金墩村55歲的周文秀選擇在抹茶基地上班。
周文秀以前在深圳做家政。2017年,湖北半兵衛茶業在河口鎮建設3000畝抹茶基地,需要大量工人。周文秀聽到消息,立即辭工回來了。
解決就業的根本在發展,發展必須因地制宜。
生態是大悟的優勢,圍繞綠水青山做文章,該縣培育茶葉、中藥材、食用菌、蘭草等特色產業基地150萬畝,“這些‘綠色工廠’讓祖祖輩輩農民完成了角色轉變?!?/p>
工業是大悟的短板,樹牢“項目為王、產業第一”理念,該縣引進過億元項目229個,生態文旅、農產品深加工、金屬材料、新能源、印刷包裝等主導產業發展迅速,縣域吸納就業的能力顯著增強,城鎮登記失業率處于3.29%較低水平。
大悟智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忠發是大悟人,在佛山辦襪子廠多年。2019年,田忠發將生產基地搬回大悟,2020年4月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帶動就業360人。
環境美了——
城鎮鄉村悄悄“變臉”
河口鎮順山村,靜塘碧水,粉墻黛瓦。75歲的村民彭紹松正在村灣悠閑散步。見記者采訪,彭紹松主動當起向導,熱情而純樸。
來到當家堰,老人說:“過去村民養豬、養牛,塘里臭水橫流,現在美了?!敝钢咛吝叿N植的紅葉石楠、四季青,老人說:“這里拆除了一排豬圈、牛棚?!眮淼揭惶巹e致的村居前,老人說:“這棟房以前破破爛爛,住的人提心吊膽?!?/p>
改變始于2016年。村支書侯德兵介紹,當年,河口鎮探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出臺“眾籌倍獎、共建共享”政策,按照1∶5的比例獎勵村灣搞建設?!爸刭p”之下,村民參與,政府扶持,累計投入150萬元,美化塘堰,硬化道路,安裝太陽能燈,新建公共廁所,鋪設污水管網,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順山村的美不獨有。大悟先后制定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規劃及實施方案,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一批美麗鄉村串珠成鏈。金嶺鄉村振興示范區成為標桿,張墩、彭河、朝陽等24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亮點紛呈,75個農旅融合示范點交相輝映。
改變的不只是農村。在城區,一批老舊小區也悄悄“變臉”。
府前街社區濱河新村小區,是大悟第一批商品房?!?0多年了,住著住著,小區變成大菜園,空地都扎起籬笆種上菜,藤架橫七豎八,澆糞施肥,臭氣熏天,污水流淌?!闭f起小區環境,居民舒松青搖頭。
2019年,濱河新村作為首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啟動——鋪設的瀝青路面平坦整潔,給水、雨水、污水管道“各行其道”;新建176個停車位,機動車停放整齊有序;修繕屋頂,改造立面,安裝監控設施;清除菜地,種上玉蘭、梔子、桂花樹,鋪上青草。今年,8棟居民一致同意,加裝外墻電梯,家住6樓的宋女士每天抱著孫子跑好幾趟,“再也不怕爬樓梯了!”
數據顯示,3年來,大悟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5個,覆蓋住戶4913戶。
城鄉之間,社區村灣,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通過持續打造特色鮮明、生態宜居的城鄉環境,大悟縣獲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省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