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10月16日,陜西省咸陽市委書記楊長亞、市長衛華等領導與機關干部一起,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搶收搶種。畫面顯示,楊長亞、衛華等領導戴著手套、手持鐮刀,在田間地頭搶收玉米。(據10月16日北京青年報)
這樣一條助農新聞,評論區卻是攝影師躺槍,諸如“攝影師辛苦了”“看著這些照片,感動得熱淚盈眶”“攝影師最專業最辛苦,加工資”……話里有話,意思不言自明,暗指系擺拍的作品,有作秀之嫌。
官員深入一線生產生活的報道,總是難以脫敏,毫不諱言,確實與有些干部喜歡作秀,留下了不好的觀感有關。諸如有官員坐地鐵時“偶遇”記者;官員在景區與民同樂被記者“偶遇”;官員街頭巡邏被記者發現;官員離任時被千人相送……此種情景也曾一時成為新聞,讓人動容。
其中,有的最后卻“穿幫”了,被發現是一種精心營造的人設,博得“清譽”好名的卻因腐敗問題而落馬。也有官員深入一線或體現親民的照片,被發現是人工合成的。這種事情積少成多,就折損了類似照片的公信力,以致網友看到相關畫面時,就會條件反射般往“作秀”方面聯系。
其實,拿官員下地助農來說,還真不一定是要作秀。原南昌市長李豆羅,退休后就回到農村老家,實實在在地當起了農民。他原本就是農民出身,從一名人民公社干部成長起來,對農村對土地對農民,都有著樸素的感情,“告老還鄉”只為帶著鄉親建設新農村。2020年9月,湖南吉首市長符家盛,下田打谷子的新聞火了,沒有網友懷疑他作秀,相反,是贊不絕口,因為視頻中他操作打谷機的動作實在是太熟練了,一看就是干農活出身的。當時,為保障秋收,吉首市組織了近萬名黨員干部、村干部、民兵等人員深入田間地助農,市長符家盛發現一位村民收稻谷時左腿行動不便,一家9口人只有2個勞動力。符家盛當即脫下鞋襪,挽起褲腿,帶著鎮、村干部們一起幫助收稻谷。
類似官員下地干農活的報道并不少見,是否真干實干,是否帶著感情帶著真誠在干,群眾也能感受得到的。所以,對官員助農的報道,不必習慣性地質疑,一概而論。
此次咸陽市的領導帶頭助農,也是有背景的,今年秋收秋播期間,咸陽市遭遇連續降雨天氣影響,導致秋糧收獲進度緩慢,需要支持。為此,咸陽各市區縣、尤其是基層單位,成立志愿服務隊、幫扶隊,幫助農戶加快搶收搶播。一周內,市委書記楊長亞已兩次將工作重點放在農事上。因此,他下地收玉米,也是順理成章之事。當日的實踐活動共有數百名黨員干部參與。
坦白地講,干部不一定是干農活的好手,但有此重視的姿態,起碼可以起到帶動與號召作用,也就不妨給以肯定,不必先往作秀上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