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周丹
通訊員 高祥勇
10月11日,商務部辦公廳等11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公布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名單,共30個,湖北武漢入選。
什么是“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極目新聞記者查詢了解到,根據《商務部等12部門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武漢將大力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游、體育、家政等服務業,打造15分鐘社區便民商業生活圈,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武漢便民生活圈持續加碼。發展到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如果說大型購物中心是城市商業的“主動脈”,那么以周邊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的社區商業就像是“毛細血管”,能激活城市消費的更大潛力。
其實,武漢建設15分鐘生活圈的歷程,已有6年之久。早在2015年,武漢市江岸區就已提出建設后湖、二七、百步亭等16個“鄰里中心”,這便是武漢“15分鐘生活圈”的雛形。
“感覺生活真的越來越方便,出門就是菜場、超市,每天散步就能把第二天的菜買了,晚上還打折,劃算!”家住江岸區后湖大道的市民李爽表示,健身房、綠道等一些鍛煉身體的好去處,也都在15分鐘生活圈以內,商場走10分鐘就有一個,“我媽總感嘆,現在生活的便利程度,放在幾十年前想都不敢想?!?/p>
家住武昌區鐵機路的楊晶也表示,小區門口大大小小藥店就有十幾家,生鮮賣場五六家,“出小區門,5分鐘內就能買到幾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p>
有專家表示,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應分為新建和老舊小區改造兩個方面。新建的社區, 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及時引導,從土地性質上就提前規劃。老舊小區的改造,則需要各方通力協作,一些不容易引進的生活配套,可以給予租金減免等政策優惠。武漢入選國家商務部發布的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是武漢社區生活圈發展史上的又一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