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先行啟動區——江蘇省汾湖高新區城市更新項目專題推介會盛大召開,面向來自國內外的50余家客商近百位企業家“現場招親”。
猶如雄安新區、通武廊之于京津冀,南沙、橫琴之于大灣區,一體化示范區肩負著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探路重任。汾湖高新區如何整合要素資源,在一體化示范區“能量增量崛起”的形勢下帶動“存量改革”,顯得尤為重要。兩年來,汾湖高新區在滬蘇同城發展的引領下,在產、城、人、文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日前,競爭力智庫等機構聯合發布《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20》,依據經濟規模、經濟活力、人均水平等標準評選出“2020中國百強鎮名單”,汾湖高新區(黎里鎮)躋身第15名。面對好成績,大會上,蘇州市吳江區委常委、汾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炳高說:“雖然近年來,汾湖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對比國家戰略還有差距,我們需要利用城市更新補短板。”
城市更新不是簡單的舊城舊區改造。兩年來,汾湖高新區緊扣“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范”發展愿景,以更高站位銜接示范區660國土空間規劃,實現黎里鎮域全境法定規劃全覆蓋;瞄準示范區“一廳三片”集中示范項目,積極踐行“水生態+新經濟”模式,加快啟動水鄉客廳一期基礎設施前期工作,力促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加快編制完成高鐵新城片區的城市設計和控制性詳規,布局高鐵水鄉創新片、莘塔未來智谷片、北厙創智宜居小鎮片三大城鎮組團,做強樞紐經濟,打造展現汾湖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實效的最美窗口……每一項幾乎都是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的“大動作”。“為了進一步提升汾湖高新區的內升動力,資源優化配置,我們保持開放共贏心態,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吸引世界500強企業及高端人才入駐汾湖。”推介會上,張炳高向客商拋出橄欖枝。
元蕩湖水,安靜流淌。今年8月份投用的黿蕩小館、黿蕩驛站便是汾湖城市更新項目建設上的生動案例。
作為繼元蕩慢行橋后的又一個標志性工程,黿蕩小館、黿蕩驛站的建成充分體現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成為滬蘇省界聯系兩地的關鍵紐帶。隨著吳江、青浦兩地打破行政邊界,聯合實施“環元蕩美麗湖泊群工程”“市政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程”等重大跨省域項目,一個綠色、活力、現代的環元蕩國際生態文旅湖區雛形正在不斷形成。
依照規劃,未來汾湖高新區將國趙路、元蕩西岸、蘆墟浦南等11個城市更新統籌單元,保障土地向優質高效供給。
推介會上,首批11個城市更新片區被重點推介,分別為國趙路更新片區、楓華國際學校更新片區、元蕩西岸更新片區、蘆墟浦南更新片區、北窯港兩側更新片區、北厙鎮區更新片區、產業社區汾越東路更新片區、黎里攬橋蕩更新片區、黎里古鎮四期及寺后蕩更新片區、金家壩金凈路更新片區、金家壩金盛路更新片區,設計面積達13809畝,可供建設用地達8350畝。此外,會上重點推介的還有甘溪河未來社區項目。
兩年示范區,逐夢筑新城。“一體化發展給汾湖的定位是打造世界級的湖區,我們的城市更新也必須要有世界級的標準。”會上,張炳高對汾湖城市更新工作做出部署。
在定位上,此次汾湖高新區主推的片區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有以科創研發、智能制造為主的產業組團,有以生態宜居、健康休閑為主的生態組團,還有以城市服務、生活辦公為主的中心組團,雖然功能不同、形態各異,但從推介中不難看出,都釋放出了極高的“存量紅利”,如正在推進的國趙路更新片區其意向發展定位便是主打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的AI人工智能未來社區,楓華國際學校更新片區則是以創新產業與創新人才匯聚為主題的未來創新社區。
會上,蘇州汾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與中建八局投資發展公司江蘇分公司、中交地產(蘇州)有限公司、國家開發銀行蘇州分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分行進行了簽約。
(江蘇經濟報記者 謝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