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一線》曝1月出猛料讓螞蟻金服驚出一身冷汗 螞蟻金服立馬回復沒想到7月自己打臉

2020-07-22 15:14:30 來源:時代周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2020年1月14日,騰訊《一線》曝出一個猛料,讓螞蟻金服驚出一身冷汗。

據騰訊《一線》稱,獨家獲悉螞蟻金服計劃A+H兩地同時上市,其上市團隊已于近日開始在港接觸部分機構投資人,中金以及瑞信實際已為螞蟻金服提供了一段時間的上市前期服務,并做了不少的準備工作。

該消息曝光后,螞蟻金服官微馬上回應稱,“每次都有熱心的朋友幫我們做計劃,但是,這個真沒有。”螞蟻官微當時回復得“斬釘截鐵”,還順帶嘲諷

同年6月22日,螞蟻金服的官方名稱變更。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核準,馬云的“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而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后的7月20日,螞蟻集團官宣,將啟動在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同步上市的計劃。

直到7月20日這一天,騰訊《一線》1月份曝光的猛料才迎來了姍姍來遲的“實錘”。原來最為關注螞蟻的,往往是它的競爭對手。

但還有誰記得,螞蟻金服能夠有上市的今天,全靠馬大老板當年的那波“神操作”。

沒有私有化就沒有螞蟻金服

如果說螞蟻金服上市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那么馬云當年將支付寶私有化則成為了鑄就這一切的基礎。

眾所周知,螞蟻金服的內核就是“支付寶”這個平臺。而支付寶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證明了,這是阿里巴巴手里最有價值的一家公司。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6月以前,支付寶的全資控股股東為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寶不過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個全資子公司,而阿里巴巴并非是一家內資公司,雅虎和軟銀在當時分別占有阿里巴巴43%和29.3%的股份。

這里不得不提,雅虎當年的頂級大佬——楊致遠。

楊致遠本身,就是互聯網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曾經有人這樣評價楊致遠,“一百年后,如果人們只記得兩個對互聯網貢獻最大的人,那么這兩個人很可能是楊致遠和戴維·費羅”。

1995年,楊致遠和戴維·費羅創立雅虎,并從紅杉資本手里拿到了200萬美元的融資。而200萬美元花光后,日本軟銀聞風而動,立馬跑來給雅虎融資。最開始,軟銀僅占雅虎股份的5%,但在雅虎快上市時,軟銀以某種方式將股份占到近30%。

1996年,成立僅一年的雅虎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當日股價從13美元暴漲到33美元。雅虎成為了美國互聯網的頭牌,而楊致遠也因此進入億萬富翁的行列。

好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從1996年到2006年間,雅虎的營業額從2000多萬美元一路增長到60多億美元。但2006年后,谷歌的橫空出世將雅虎一舉擊潰,2008年雅虎迎來了最后的輝煌時刻后,2009年創始人楊致遠被迫辭去雅虎CEO的職位。

雖然雅虎業績一路下滑,但是雅虎當時還握著手里最大的一張王牌——阿里巴巴股權。

早在2005年時,雅虎就用10億美元的現金以及一個對雅虎毫無意義的“雅虎中國”從自己的融資方——日本軟銀手里換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權和35%的投票權。據悉,這其中還有一份改寫了支付寶歷史進程的協議。  2009年,楊致遠下臺后,接替他的是卡羅爾·巴茨。和楊致遠相比,卡羅爾·巴茨的目光短淺,雅虎董事會也沒指望巴茨能夠干出什么大事,只是希望她能讓投資雅虎的大資本家們少損失些錢。相比起楊致遠投資阿里巴巴,巴茨在任期間除了賣家當以外,也沒干出什么事情來。

有業內人士這樣評價卡羅爾·巴茨,“她對互聯網這個行業是外行的,而且她還做了一些自廢武功的事情,加上對阿里巴巴事情的處理不當,導致了美國媒體對她下臺時一點情面也不留。”由于上述的那份特殊協議會在2010年10月到期,但當時接管了雅虎的巴茨完全沒有續約的打算,這就給予了馬云巨大的危機感。

彼時,雅虎握著阿里巴巴43%的股權,是法律意義上的大股東。而雅虎的董事會也是一個大雜燴,各種華爾街資本都集中在雅虎里,雅虎已淪為華爾街操縱的公司。而當時的巴茨在雅虎的所作所為,歸納起來就是“想辦法把雅虎拆了賣錢,讓華爾街的資本少些損失”。

搞不好,哪一天巴茨就拆到了阿里巴巴的頭上。作為阿里巴巴的大股東,這個可能性讓馬云充滿了危機感,而這也讓他等來了一個機會。

2010年6月,中國央行出臺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而支付寶和相關部門溝通后,得到了“有外資持股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要獲得支付牌照,必須走國務院的通道”的回復。

于是,馬云以牌照作為借口,將阿里巴巴的“定海神針”——支付寶轉移到自己控制的“浙江阿里巴巴集團”。這是一家內資公司,一家由馬云控制的公司。最為神奇的是,馬云以及阿里巴巴中國管理層在董事會不知情情況下私下操作,直到幾個月后雅虎發現并向美國SEC提交了報告。

這個悄悄將支付寶私有化的事情,讓雅虎暴跳如雷。2011年5月10日,雅虎發布公告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集團資產支付寶被馬云以3.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私自轉移到其個人控股的公司。

但是,事情已成定局,雅虎再怎么憤怒都無法越過太平洋來制裁馬云。這個時候,在雅虎和阿里巴巴都有投資的軟銀,跑出來干起了“和事佬”的活兒。

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雅虎和軟銀聯合宣布,就支付寶股權轉讓事項正式簽署協議。協議規定,阿里巴巴將許可支付寶及其子公司使用所需要的知識產權,提供有關軟件技術服務。支付寶公司將會支付知識產權許可費用和軟件技術服務費給阿里巴巴集團。該項費用為支付寶及其子公司稅前利潤的49.9%。

這個49.9%的比例,保障了阿里巴巴后續的收益,也相當于保障了雅虎從阿里巴巴身上獲得的收益。這場交易,也成為了卡羅爾·巴茨下臺的最主要原因,雅虎對支付寶的股份從40%下降到15%左右,雅虎董事會以及美國媒體都認為,巴茨有很大的責任。

只不過,2012年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宣布辭去雅虎所有職務,至此,雅虎唯一能和馬云打上交道的人離開了。同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達成協議,阿里巴巴將動用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團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股權的一半,也就是20%股權。

據了解,最初雙方商定的價格是140億美元。但私有化已經讓雅虎失去了掌控支付寶的可能性,因此,雅虎對阿里巴巴的股權也就沒有了太多的執念。馬云與雅虎的支付寶爭奪戰,最終以雅虎的失敗而宣告終結。

所以說,如果沒有馬云當初對支付寶的私有化,那么也就沒有今天螞蟻金服IPO的機會。

私有化為何這么重要

據螞蟻金服消息,螞蟻金服這次尋求2000億美元的估值,折合人民幣大約1.4萬億元。截至7月20日收盤,螞蟻金服的這個估值僅次于A股最強的“喝酒”公司——貴州茅臺。上市前,被譽為“獨角獸之首”或“最大的獨角獸”。

這個1.4萬億的估值,主要由螞蟻金服的幾個業務板塊組成。

2014年10月,螞蟻金服正式成立。起初公司名為“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12月28日,更名為“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支付(支付寶)、財富管理(螞蟻財富、余額寶)、融資服務(花唄、借唄)、保險(保險服務)、信用服務(芝麻信用)五大業務體系。

近些年,螞蟻金服已經集齊了銀行、保險、基金三大牌照,該集團基本上已完成了在金融業的“圈地”。但是別忘記,這些業務的基礎還是基于支付寶這個平臺。

因此,如果當初支付寶沒有私有化,那么這些業務就算可以操作,但也沒有那么順利,畢竟支付寶當年的外資股權比例可是極高的。

科技公司靠放貸賺錢

2019年7月底,《中國企業家》刊發了一篇名為《螞蟻不想成為大象》的萬字長文。文中時任螞蟻金服副總裁黃浩表示,“螞蟻(金服)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一家金融公司,從來我就是家技術公司。”

螞蟻真的是技術公司嗎?

至少從實打實的現金收入來看,并不是。整體上,支付、消費金融和財富業務是螞蟻金服主要的營收點。換句話說,賺的是放貸帶來的利息錢。

公開信息顯示,螞蟻金服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稅前利潤分別為42.54億元、29.06億元、131.90億元、虧損19億元和122.6億元。利潤主要通過阿里巴巴從螞蟻金服獲得的知識產權及技術服務費測算,當年阿里巴巴、軟銀和雅虎的三方協議直到今天還在履行。

在支付方面,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2019年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中的市場占有率為54.4%,單季度成交額在25萬億到30萬億之間。費率上,面向B端商戶在千分之六左右,面向C端的大部分不收費,信用卡還款、余額提現等通常費率在千分之一。

消費金融原本是螞蟻最大的現金奶牛,花唄、借唄聯手在2017年為螞蟻帶來了180.26億元的營業收入和95億元的凈利潤。即便隨后的杠桿率監管迫使螞蟻增加了82億的資金注入,但不影響這兩大塊的放貸業務成為螞蟻最重要的盈利來源。

2017年全年螞蟻的利潤為131.9億,兩大放貸業務占比達到了72%。

在螞蟻入主前,負責運營余額寶的天弘基金,一年的營業收入為3.54億元,利潤為0.11億元。但到了2018年,這兩項數據分別是101.25億元和30.69億元。螞蟻金服持有天弘基金51%的股份。也就是說,除了放貸業務帶來的利潤,余額寶成為另外一大收入來源。

通過粗略的測算得知,截至上市前,第三方支付、放貸利息和余額寶帶來的資金是螞蟻金服的三大主營業務,帶來的利潤占85%以上。根據《財新》報道,螞蟻金服與銀行聯合放貸資金規模達到2萬億元。

通過手續費、貸款利息、存款利用賺錢,聽起來是更像一家銀行,還是一家科技獨角獸?

規避監管

螞蟻金服強調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恐怕有規避監管的考慮。

2019年7月26日,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針對“非金融企業投資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盲目向金融業擴張,將金融機構作為‘提款機’”的監管真空狀況,將對金融控股公司的資本、行為及風險進行全面、持續、穿透監管 。

2018年1月,央行《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發布當日,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金融穩定局局長周學東宣布,對5家金融控股公司——招商局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集團和螞蟻金服模擬試點,并稱力爭2019年上半年推出終稿。

從結果來看,按照《意見稿》,5家試點公司無一合格,全部需重新整改,申請牌照。

金融控股公司的本質特征,即對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擁有實質控制權,容易造成過度投資、野蠻擴張、虛假注資或循環注資、不當干預金融機構經營、 通過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

舉個例子,把錢存在余額寶里,在淘寶消費,用花唄、借唄付錢。一切數據都由螞蟻說了算,通過自融來造成虛假的業務繁榮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

根據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投資實體企業。但就像上文所說,螞蟻所賺的錢與一家商業銀行無二。實體企業反過來投資“商業銀行”,從而通過持股商業銀行間接“投資”自己的行為此前并未有規定,但監管的空白已經被補上。

此次IPO,也許會讓螞蟻透明程度更高,更符合監管的要求。引入外部投資、社會資本,接受證監會審查,能夠幫助螞蟻更加深耕科技領域,而不是表現得像商業銀行。螞蟻金服的股權結構

新華人壽(持股0.66%)、中國人壽(持股1.66%)、太平洋人壽(持股0.86%)、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持股4.66%)等國資都是螞蟻金服股東。

當然,馬云仍然是當之無愧的話事人。根據阿里巴巴2020財年報告顯示,阿里巴巴持有螞蟻金服33%的股權,君瀚和君澳持有螞蟻金服50%股權。

君瀚屬于馬云及阿里系、螞蟻系員工,君澳屬于阿里巴巴合伙的部分成員。因此,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員實際持股螞蟻金服約83%的股權。

其中,杭州君瀚的4大股東包括馬云、謝世煌以及馬云持股的兩家公司。井賢棟、彭蕾、張勇、戴珊、胡曉明等阿里系高管多通過杭州君澳持股螞蟻金服。

通過層層股權穿透,馬云持有螞蟻金服8.8%的股權,按螞蟻最后一輪融資估值1556億美元計算,馬云持有螞蟻金服市值為137億美元。此外,馬云還擁有螞蟻金服50%的表決權。

資深金融評論員馬賽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由于科創板的流動性還不夠高,因此,高達2000億美元的估值很難在科創板完成目標。加上螞蟻金服存在同股不同權的問題,不符合主板、創業板的上市條件。而港股市場也允許同股不同權,所以才會選擇A+H方式實現估值。

如果螞蟻金服上市,馬云的身價預估將高達4300多億人民幣。這個數字超越了馬化騰的4261億元,穩居國內首富。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