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臨能源危機 能源消費轉型需要穩步推進

2021-10-26 08:10:37 來源:北京商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2008年,原油價格一度飆升至140美元每桶以上,極大激發了新能源技術的投資熱情。從那以后,各國試圖轉變對化石能源依賴的過程已經持續了十多年。

但能源替代并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對著極不穩定的“輸出”,整個“新能源”產業鏈都需要“舊能源”來支撐。眼下蔓延全球的能源危機就是例證,這種自工業革命以來長達數個世紀的傳統能源依賴,想要徹底戒除,依然道阻且長。

靠天吃飯

北半球的這個冬天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從愛爾蘭海到哈德遜灣,從雷克雅未克到哈利法克斯,所有的能源價格都在飆漲,限電、短缺、低溫、無風,能源危機帶來的斷供早已不僅僅發生在歐洲。

周一開盤后,國際油價強勢上行,延續了過去數周的驚人漲勢,美國WTI原油日內再度創下七年新高,布倫特原油則強勢升破了86美元關口。與此同時,有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之稱的TTF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歐市上漲了6%,達到92.5歐元/兆瓦時。

歐盟方面稱,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下降是導致該現象的原因之一。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除了外部因素,在退出煤炭的進程中,歐盟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亦存在一定缺口。

歐洲風能協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歐盟風能發電量同比下降7%。英國政府數據顯示,該國第二季度風力發電量同比下降14%。電力供應商Drax的數據顯示,在最為極端的情況下,即在9月6日這一天,英國風能僅提供全境2.5%的發電量,遠低于去年均值。

風電乏力的原因在于沒有風,今年歐洲經歷了一個“無風之夏”。根據氣象組織Vortex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北歐風力強度均下降了15%。

水電也是如此。以南美洲為例,這片大陸河流密布,蘊藏著巨大的水電資源,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就建在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巴拉那河上。但是,今年巴西遭遇了百年來最嚴重的干旱,伊泰普水電站的水位降至歷史最低位。

一位電力從業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除了風電與水電,光伏發電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目前來說光伏發電的成本比較高,并且對陽光有很多要求,比較大的光伏發電站主要在高原,需要太陽直射比較多。

這意味著,在夜間用電高峰時光伏往往派不上用場。這一問題也曾在今年早些時候的加州電力危機中受到過詬病,加州電網運營商當初甚至一度呼吁當地民眾,在高峰時間段之前給電動汽車充電,以及避免使用大型電器和關閉用不到的電燈。

上述從業人員進一步指出,因為“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斷和波動的特點,受天氣影響明顯,某種意義上存在“靠天吃飯”的問題。即便風力水力足的時候能多發電,但并不一定與需求相匹配。

知易行難

此次能源危機在多國爆發之際,正是全球向清潔能源大步進軍之時,煤炭和油氣產能剛剛經歷一輪去化。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從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已經不是“要不要”,而是“何時實現”的問題。2015年,194個國家和歐盟簽署了迄今最重要的氣候變化國際協議《巴黎協定》,設定了“碳達峰”“凈零排放”等目標。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試圖快速過渡到更清潔能源的政府發現,這需要大量的投資,并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礙。在美國加州,為了幫助其電網在2045年之前實現脫碳,該州正在淘汰大量化石燃料發電廠,并且還作出了法律要求。

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提出,公用事業公司購買數量空前的可再生能源、電池存儲和其他無碳資源,以填補供應缺口并跟上未來幾年的需求增長步伐。

雖然到目前為止,這些公司正在按計劃行動,但加州能源委員會和加州電網運營商最表示,擔心這些能源采購可能仍不足以防止未來幾年夏季的電力短缺。

能源行業高管和分析師稱,未來幾年的轉型之路將面臨挑戰,而這源于一個殘酷的現實:雖然化石燃料投資在下降,但能源消耗中的大部分仍為化石燃料,而綠色能源支出的增長速度不足以填補缺口。

而在其他地方,一些行動看起來是為了減碳,但反而是高耗能的。據CNN報道,今年9月,耗資1500萬美元、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捕碳機器”Orca工廠在的冰島Hellisheiei地熱發電站正式投入使用。

Orca機器由金屬“空氣洗滌器”組成,內部是化學過濾材料。機器通過風扇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在2-4個小時內,過濾器吸入的二氧化碳完全飽和后,再用過濾器過濾掉二氧化碳,并儲存到別處。

接下來,發電站的電力將會對收集器的內部以及捕獲的二氧化碳進行加熱,用濃縮形式將二氧化碳提取出來,與水進行混合,再永久儲存在深層地質層中,以用于制造燃料、化學品、建筑材料和其他產品。

投入使用后,目前該設施每天可去除約 10噸二氧化碳,大約相當于美國每天800輛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大約相當于500棵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

盡管這座機器的吸碳量驚人,但有專家表示,機器對整個地球減少碳排放來說影響微乎其微。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碳捕獲研究員Nadine Mustafa對捕碳機器的效用表示懷疑,“我不認為碳捕獲是靈丹妙藥,這件事沒有靈丹妙藥”。

此外,供應鏈問題也制約著全球各國普及風能和太陽能的速度。據了解,目前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都是由中國的燃煤電廠提供能源進行生產,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府和公司正試圖將太陽能生產從煤炭中轉移出來,但這么做可能會推高成本。

操之過急or轉型過慢

能源轉型不是新鮮事,而新能源從來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煤炭時代,煤炭相對于薪柴、木炭而言就是當時的新能源;之后石油和天然氣又替代煤炭成為了新能源?,F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又替代了石油和天然氣。

當前的能源危機,使歐盟的能源轉型政策在內部受到一定批評,稱這一政策過于激進。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將此次能源危機歸咎于歐盟委員會。不久前,他公開批評歐盟“決策失誤”,要求歐盟修正所謂“綠色”法規,否則會“連累所有的國家”。

高盛商品研究部全球主管Jeff Currie則指出,由于回報偏低,資本由舊經濟流向新經濟,這不限于歐洲,亦不限于能源方面,而是整體舊經濟的問題。

Currie說,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后,長期投資的年代告終,能源供應問題逐漸浮現。例如在全球不少地區,投資者只著力興建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設施,希望盡快取得利潤,卻忽略了煤、金屬、礦業等方面的投資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認為,本輪大規模的全球能源危機,主要就是轉型操之過急導致的。歐洲地區各國政府在運動式減碳,對于高能耗項目一刀切關停,同時,德國又在“全面棄核”,歐洲地區的風能等各種清潔能源的發展又不容樂觀,導致能源的供給跟不上需求,從而導致全球能源危機。

而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表示,能源消費轉型操之過急帶來的傷害會很大,運動式減排也是不可取的。保證能源基本安全穩定供應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消費結構,這個“一退一進”需要穩步推進才是重中之重。

另一種聲音則認為,當下全球面臨的能源危機,恰恰表明清潔能源的應用還不夠充分。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在上周的環境會議上表示,“放緩向可再生能源過渡,是對能源危機作出的錯誤反應”。長遠地看,向再生能源轉型能讓歐洲免于承受變化莫測的石油和天然氣市場之苦,“正確做法是保持勢頭,甚至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的能源價格問題料將成為下月初將召開的COP26會議最關切的議題。COP即197個國家每年一次的首腦峰會,討論氣候變化和各國的應對方案、承諾和行動。

但不管這場峰會結果如何,至少今年,全球可能要度過一個又冷又貴的冬天。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趙天舒)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全球面臨能源危機 能源消費轉型需要穩步推進 年輕化是消費市場的主流趨勢 打破產品壁壘抓住時尚密鑰
國內豬企今年經營慘淡 養豬企業上海新農科技宣告IPO撤單 Geosheen極成推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吉祥燈傳承“華夏之光”魅力
中國牛奶營養升級 君樂寶白小純聚焦“活性蛋白” 東湖秋色美
太暖了!7歲女孩夜里離家出走,外賣小哥、巡警接力助其安全返家 湖北首家標準“儲茶間”讓茶磚變活錢 3.5萬塊青磚茶獲貸500萬元
進出口銀行湖北省分行緊急授信23.5億元助企解燃“煤”之急 武漢小學教師到咸豐縣結對幫扶
出口金剛石鋸片遇強制應訴 武漢萬邦挺過18個月終獲預期稅率 武漢金秋菊展即將亮相
漲渡湖畔的生態“娘子軍” ——記武漢市生態環境科技中心的“巾幗之花” 武漢三廠區地塊移出污染地塊名錄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工程主體完工,“天圓地方”造型成光谷新地標 母子登山迷路被困密林,黃石20余人救援隊歷經3小時成功營救
正式開賽!第三屆全國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邀你來戰 國內首臺!中國兵器武重集團攜手中國船舶集團研發數字化專用系統
志愿服務進社區,青春力量助力基層治理 把義診送上云貴高原,新氧美麗計劃線上義診老區患者
武漢地鐵5號線試車,“首義紅”跑出最美風景線 使用燃氣存在7項安全隱患,漢口一家網紅餐館被責令停氣整改
長江視頻監控系統在這里“上崗”,武漢禁漁行動網織得更密更嚴 蘇丹發生軍事政變,總理在家中被軍隊逮捕,獨立以來已發生15次政變
開發商一紙告知函,33項裝修標準樓盤變更了29項 立足需求謀實效,創業服務下基層——“創立方”創業服務走進荊門
駐村工作隊調研秦巴文化,喜看官渡古鎮展新顏 武漢公交車上乘客突發癲癇,公交司機緊急施救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安全資源池、防火墻及網絡安全設備采購信息公告 湖北省“國家安全教育云基地”入選全國網絡安全典型傳播案例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