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行動之2021“發現承德之美”探訪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顒又荚谯`行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全球視野、中國故事、地方實踐(經驗)”為核心,發掘地方在踐行可持續發展中的實踐經驗。活動將通過實地調研系統總結承德成就經驗,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承德力量。
活動由承德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承德市科學技術局、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創新與綠色發展專業委員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人居環境專業委員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水問題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張超文在致辭中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共識。承德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度參與可持續發展建設當中。尤其是在獲批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的兩年多時間里,承德在科技扶貧、流域治理、區域協同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績。
承德市副市長劉濤在致辭中表示,承德是“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和塞罕壩精神發源地,是國務院批復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承德市始終堅持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重要精神,奮力開啟建設高質量的“生態強市、魅力承德”新征程。
劉濤介紹,“發現承德之美”探訪活動探訪組將以車隊行進方式走遍承德,把承德之美以系列紀錄片、短視頻等方式進行全媒體宣傳展示。這將進一步提升承德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將為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貢獻承德力量。
“承德是京津冀世界群的重要節點城市,是京津冀重要的水源生態地和生態區,也是周邊多民族聚居地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中處于重要地位。”聯合國人居署中國項目主任張振山在發言中指出,2021“發現承德之美”活動中,承德市作為首個開展全域考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可以通過多領域的專家視角,對承德市在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就進行經驗總結,對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和制約瓶頸進行梳理,對可持續發展理念進一步落實和現階段可持續發展成果的推廣示范非常有意義。
對于如何更好實現“發現承德之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綜合室主任張曉歡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結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抓取承德發展中的重點和亮點;二是要結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重點展開傳播和報道;三是要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發掘承德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和作用;四是要注重用世界的眼光來看待承德的歷史文化和發展實踐。
據悉,此次活動將在承德境內7縣1市5區開展,歷時20余天,探訪對象包括城市鄉村、大型企業、世界文化遺產、文旅資源、高等院校等。通過專家組大量的走訪調研、新聞記者采訪,圍繞承德著力破解“水源涵養功能不穩固、精準穩定脫貧難度大”兩大瓶頸問題,系統總結承德在減貧脫貧、水源涵養能力提升、人居環境改善、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的成就,凝練地方經驗,講好承德新故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承德力量。
(記者周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