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對檢察機關各項法律監督工作機制進行優化完善,針對實踐中存在的不敢監督、不善監督、監督不準確、手段不足等問題,提出了協同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等12項任務?!弊罡呷嗣駲z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介紹。
8月7日,最高檢對外發布《2023-2027年檢察改革工作規劃》(以下簡稱《改革規劃》),對今后五年檢察改革作出系統規劃和部署,提出全面構建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現代化制度體系,強化對執法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
“四大檢察”職能要全面協調充分發展
(資料圖)
“‘四大檢察’法律監督格局是在黨中央領導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監督下,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建立起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最高檢工作報告的決議,連續4年強調‘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最高檢黨組認為,這是新一輪檢察改革的主體框架和‘基本盤’,必須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改革部署要求不斷發展完善。”該負責人介紹,《改革規劃》中關于檢察履職的大部分措施,主要以加強和完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以及“四大檢察”綜合、協同履職為導向設計。
《改革規劃》提出,協同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審前把關、過濾作用,健全以證據為核心的刑事指控體系。健全非法證據排除、分析、通報和報告制度。推動完善證人出庭、二審開庭公訴人出庭機制。完善準確適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機制。健全對嚴重刑事犯罪及時依法從嚴懲處機制。推進審查逮捕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機制建設。推動完善非羈碼等數字監管方式運用。健全完善逮捕后羈押必要性審查和強制措施變更審查工作機制。研究完善附條件不起訴制度。
完善認罪認罰從寬配套制度,確保認罪認罰自愿性、真實性、合法性。完善量刑建議工作機制,逐步擴大常見罪名量刑指導意見的案件范圍,推動統一量刑輔助系統應用。建立認罪認罰從寬溝通協調機制,研究起草相關司法解釋,解決“從寬”等重點問題。推進審查起訴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深化值班律師法律幫助實質化。
《改革規劃》規定,完善民事訴訟監督機制。適應人民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優化民事訴訟監督程序,著力提升法律監督能力。健全檢察機關調查核實工作措施,提升民事抗訴的精準性、及時性、有效性。探索檢察機關支持起訴制度。完善民事強制執行法律監督機制。健全對虛假訴訟的監督糾正機制。
《改革規劃》明確,健全行政訴訟監督機制,完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加大對生效行政裁判及其執行的監督力度。完善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制發檢察建議等督促其糾正的工作機制。開展強制隔離戒毒檢察監督試點。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完善檢察機關調查取證措施,健全與審判機關、行政機關工作協調長效機制。健全不同領域公益訴訟辦案指引。促進建立公益損害賠償金管理和使用機制。積極推動制定檢察公益訴訟法。
檢察機關基本職能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自去年11月起,最高檢黨組在認真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改革經驗成效基礎上,深入調研論證,組織力量研究起草了《2023-2027年檢察改革工作規劃》,經多次征求檢察系統內外各方面意見,反復修改完善,報經中央政法委全會審議通過后,于近日印發實施。
最高檢黨組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檢察制度,推進刑事、民事、行政與公益訴訟“四大檢察”,都要立足于檢察基本職權,找準切入點、突破口,才能推動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更加具體化、實質化、體系化。
“《改革規劃》提出的舉措,都是圍繞如何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均有相應政策、法律依據,大多數在實踐中有可靠的試點探索經驗。最高檢黨組還特別強調,批捕、起訴、訴訟監督等是檢察機關的基本職能,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痹撠撠熑私榻B,《改革規劃》提出“健全以證據為核心的刑事指控體系”“健全強化對刑事立案、偵查和審判活動的監督機制”等,都是強化法律監督基本職能的體現。為保障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改革規劃》專門規定“健全保障法律統一適用工作機制”,提出與行政機關、偵查機關、法院等關于“兩法銜接”、法律適用分歧解決、司法解釋和案例指導等工作的一系列溝通協調機制。
未來五年,是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開局起步的關鍵五年。該負責人介紹,在法律監督理念方面,既要把握好公正、廉潔、權威要求,也要把握好經濟、便捷、高效的要求,重在處理好公正與效率、辦案與監督、數量與質量等關系。在法律監督體系方面,將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構建檢察機關刑事立案、偵查、審判、執行監督和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的條件和程序,完善相關立法。在法律監督機制方面,36項改革任務涉及檢察機關10余個業務條線,有的是深化鞏固,有的是探索創新,將通過一系列機制改革提高法律監督質效。在法律監督能力方面,重在通過改革提升政治素質和服務大局、社會治理、偵查辦案、出庭公訴、調查核實等能力。
新京報記者 行海洋
編輯 唐崢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