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龍頭爆發長期成長性將充分受益于行業發展

2021-08-16 16:42:39 來源:金融投資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潛力股精選

隆基股份(601012)成長性凸顯

公司是光伏行業一體化全球龍頭企業,以高效率的單晶產品布局下游市場,長期市場空間廣闊。公司發展20年至今保持主業不變,以優異業績穿越周期。第一上海證券指出,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單晶光伏產品制造企業。公司歷史業績表現優異,2013-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從23億元增長至546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57.4%;公司凈利潤也從0.72億元增長至87億元,年復合增速高達98.2%,是少有的常年保持高增速的上市公司??偨Y公司過往成功,除來自龍頭公司共有的成本管控+研發實力外,更核心的競爭力,堅持“第一性原則”并高效執行、量產踩點精準并賺取技術進步的利潤、極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長期來看光伏作為高效清潔能源擁有廣闊發展空間,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4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預計達7200GW。公司憑借硅片環節的優勢持續向下游擴展,組件營收快速增長,同時布局BIPV市場,長期成長性將充分受益于行業發展。

邁為股份(300751)高效光伏設備龍頭

公司依托印刷、激光、真空三大技術,實施九宮格戰略,以光伏設備為依托,基于底層通用技術順勢布局半導體設備和OLED設備,打造平臺型設備公司。公司平臺戰略正式起航,未來有望隨著新型面板顯示、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等行業趨勢實現多業務增長接力。開源證券指出,公司通過自研PECVD、PVD等核心設備和收購江蘇啟威星補齊清洗制絨設備,目前具有HJT整線生產能力。該產線在量產HJT電池上導入銀包銅漿料,后續降本空間大,異質結電池片已具備產業化條件,未來設備需求大。根據邁為股份最新公眾號披露,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測試認證,公司研制的異HJT電池片全面積光電轉換效率達到了25.05%,公司設備性能卓越。在雙碳目標推動光伏行業發展和電池片技術迭代紅利釋放的背景下,公司高效光伏設備業務迎來黃金發展期,未來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公司依托真空、激光、印刷三大技術,打造九宮格業務布局,目前已初步完成光伏設備平臺建設,未來半導體設備、OLED設備業務有望成為新增長引擎。

通威股份(600438)龍頭地位穩固

公司2020年末硅料產能約8萬噸,未來將持續提升。公司公告稱將募集120億可轉債用具建設10萬噸硅料和15GW硅片項目,隨著新項目陸續投產,預計2021年公司電池產能將超過55GW,2022年公司硅料產能將達到23萬噸。在業績說明會中,公司披露還將進行新項目建設,預計2022年末硅料產能將進一步提升至29-30萬噸,或提前達成此前2023年末產能至22-29萬噸的目標??梢钥吹?,一季度公司業績雖然翻番增長,但業內人士認為一季度業績或未能完全反映硅料漲價帶來的業績增幅。公司硅料成本降低至3.87萬元/噸、新增產能3.63萬元/噸,也將推動業績增長。此外,目前PERC技術已進入成熟期,公司在異質結技術上深耕多年,擁有豐富技術儲備,一代產線持續推動轉換效率提升至25.18%。預計1GW二代產線將于2021年6-7月投產,將促進成本控制、提高綜合性價比,從而明確進步方向并促進實用化。

晶盛機電(300316)業績高增有保障

公司客戶覆蓋中環、有研、神工、中晶等業內知名公司,隨著硅片端擴產與國產化持續推進,半導體業務潛力巨大。據SUMCO預計8英寸與12英寸硅片都將進入供不應求局面。在當前硅片供需失衡面臨短缺與漲價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國內半導體硅片企業擴產或將加速。國元證券指出,硅片行業進入技術平穩期,具備大規模投資基礎,同時“硅片新勢力”切入賽道取得良好業績表現,或吸引組件端等其他企業陸續加入硅片端。根據我們不完全統計,2021至2023年國內光伏硅片行業擴產規模在360GW以上,公司潛在客戶擴產規模288GW,對應晶體加工及生長設備潛在訂單規模約336億元。公司光伏單晶爐國內市占率第一,作為長晶設備龍頭持續受益行業擴產,2020年光伏行業取得訂單超過60億元,僅2021年一季度公司新簽訂單超過50億元,超過公司2020 年全年收入。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光伏行業訂單98.9 億元,充分保障未來業績高增長。

福萊特(601865)盈利能力走高

公司一季度實現量利齊升,雙玻占比不斷提升。一季度公司實現毛利率58.24%,同比增長18.36%,盈利能力維持高位。一季度公司毛利率維持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光伏玻璃均價仍維持較高水平。毛利率較高的雙玻出貨占比大約為30%左右,預計2021年全年雙玻出貨占比仍將有所增長。西部證券指出,公司與多家光伏組件一線企業簽訂光伏玻璃長單,保障公司光伏玻璃出貨的穩定增長。且公司所簽訂單主要為大尺寸光伏玻璃,大尺寸玻璃相比較小尺寸存在一定溢價,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將得到一定保障。隨著2021年初越南和安徽鳳陽兩條生產線點火,公司日熔量將達到 8600 噸/日。預計2021-2022年光玻產能將達到12200、18200噸/日,產能持續擴張。雖然2021-2022年光玻行業新增產能較多,玻璃供不應求局面將逐步改善,但由于玻璃老線無法做大尺寸玻璃,大尺寸玻璃仍將處于供給偏緊態勢。公司新增產能均能生產大尺寸玻璃,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

中信博(688408)銷售結構持續優化

公司是光伏支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為光伏跟蹤支架及固定支架。受益于跟蹤支架可靠性提升,造價成本降低,光伏平價上網趨勢倒逼投資者更重視發電效率、雙面組件推廣應用等因素,跟蹤支架在光伏支架中的比重將不斷提升,對固定支架形成部分替代。中銀國際證券指出,公司通過聚焦高端產品,跟蹤支架快速迭代,產品質量已能比肩海外龍頭,而單價低于海外競爭對手。公司2017-2020年海外收入分別為4.31億元、6.78億元、12.05億元、12.62億元,海外收入占比分別為27.28%、32.71%、52.81%、40.34%。從盈利能力上看,海外市場毛利率相較于國內市場高出9-10個百分點,銷售結構的優化有利于公司業績持續增長。公司產能在持續擴張,在完成常州生產基地四期建設后,公司已擁有約6.4GW光伏支架產能。公司IPO募投項目安徽2.8GW產能預計于2021-2022年逐步投產,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產能至9.2GW,為支架產品銷量增長提供支撐。

晶澳科技(002459)長期邏輯不變

公司低價訂單在一季度已經集中出清,提前甩掉了包袱。年內公司預計出貨30GW,后續新建產能非硅成本預計可降低6分/W,疊加玻璃、硅料等原材料成本壓力減輕,公司即將迎來量利齊升的新局面。興業證券指出,去年公共衛生事件以來組件環節集中度快速提升,行業格局優化,TOP5組件企業市占率從2019年的35.9%提升至2020年的43%,一線組件企業開始具備品牌溢價,今年以來的幾次央企招標中一線組件企業與二線組件企業中標價格明顯拉開差距,行業馬太效應顯現。長期來看,碳中和目標下光伏是最具潛力的新能源形式之一,2050年發電量占比有望提升至40%。當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已經確定,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25%的確定性較高,對應十四五期間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在76-86GW區間內,“十五五”期間在110-128GW區間內,長期邏輯無虞。公司是被低估的一體化組件龍頭,當前短期、中期、長期邏輯均已順暢,短期利潤修復,中期格局優化,長期碳中和定調。

金風科技(002202)國內市場份額第一

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風力發電設備制造領域的企業之一,2020年公司國內新增裝機容量達12.33GW,國內市場份額21%,連續十年排名全國第一;全球新增裝機容量13.06GW,全球市場份額13.51%,全球排名第二位,在行業內多年保持領先地位。截至2021年3月底,公司在手外部訂單共計14.5GW,其中外部待執行訂單總量為11.14GW,公司在手訂單充足,保障未來風機業務持續增長。東莞證券指出,2020年中國風電新增吊裝容量高達57.8GW,在2019年基礎上翻倍增長,為歷史最高水平。其中,陸上風電新增53.8GW,同比增長105%。海上風電新增4GW,同比增長47%。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指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目標,公司未來有望受益于風電行業較高景氣度。

明陽智能(601615)成長路線清晰

公司零部件價格已與上游企業提前鎖定,價格較去年下降15%,不受近期鋼材價格上漲影響;公司積極推進機組大型化,功率提升超過成本增加,單位成本顯著下降。公司2GW云南訂單,機型為6.25MW陸地機型,在新簽價格下降30%情況下,測算毛利率反而略有提升,體現強大降本能力,平價時代盈利能力依舊強勁。國泰君安證券指出,公司之前公告擬30億元投建年產5GW光伏高效電池和組件項目,技術路線為異質結。預計項目建設周期5年,分三期進行:2021、2022年各完成1GW電池+1GW組件項目,2025年前完成三期3GW電池+3GW組件建設。訂單需求方面,公司目前積極推進風光一體化項目建設,且原客戶風、光重合度較高,銷售渠道通暢。預計公司光伏產品將先進行自產自銷,后續借助原有客戶資源開展產品推廣。公司在光伏領域已籌備多時,此次布局HJT電池組件產能,突顯公司對前瞻技術的理解與把握,同時進一步推進公司“風光互補”戰略,執行能力強大,成長路線清晰。

運達股份(300772)受益風機大型化

公司2021年3MW及以上機型將會成為主力機型,隨著風機大型化,4MW及以上機型的占比會持續提升。公司2020年實現對外銷售容量3628.3MW,同比上升137.25%;2.5MW機型的風機銷售數量達到779臺,銷售容量同比增加231.49%;3.0MW機型的風機數量達到325臺,銷售容量同比增加1254.17%;3MW 以上機型的風機銷售72臺??蛻舴矫妫九c中廣核新能源、三峽新能源、國瑞新能源、首欣能源等國有和民營客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天風證券指出,公司控股的昔陽皋落10萬千瓦和張北二臺10萬千瓦項目,均于12月底前并網發電,禹城一期項目也順利開工。截至2020年,公司控股的并網風電場項目容量達到20萬千瓦,參股的并網風電場項目容量超過50萬千瓦。2020年公司成立了智慧服務中心,提供基于數據驅動的風電機組故障預警與健康評估、智能故障診斷、全生命周期運維、機組提效優化等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并開發了基于智能的能源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服務平臺線上服務。

光伏潛在需求較高

2021年光伏潛在需求很高,供應鏈本就滿足不了需求,只能通過漲價以及產業鏈利潤分配來壓低潛在需求,使其與供應能力匹配,產業鏈無論是單位盈利還是總利潤都處于擴張階段。中泰證券分析師蘇晨指出,市場擔憂短期產業鏈開工率問題,這是正常的行業淡旺季現象,類似于2020年三季度,是一個極短期的行為,5月組件出口同增34.43%、1-6月國內裝機同增28%打消短期需求擔憂,而硅料價格進入緩行空間,預示上下游價格博弈近期或將結束。我們認為2021年仍是光伏需求大年,新增裝機或達170GW,同增約30%,產業鏈來看,硅料供需偏緊、EVA樹脂供需持續緊張、玻璃供需緩解、硅片價格因供給釋放節奏以及成本曲線支撐或好于預期、電池盈利處于底部區間,當前行業2021年估值中位數約37倍,橫縱向對比性價比高。

山西證券分析師平海慶指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按照每100度電約產生二氧化碳排放0.8噸,平均碳價40元人民幣測算,每度電可獲得4分的額外收益。碳排放權交易的實施將有效刺激發電企業的減排積極性,未來新能源項目有望通過CCER抵消配額來提高收益率,從而刺激新能源裝機需求。近期,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累計納入2021年國家財政補貼戶用光伏裝機約5.86GW,同增187%,戶用光伏補貼超預期疊加戶用光伏整縣開發的落地,全年新增戶用光伏裝機有望超16GW。

風電景氣周期提升

風電方面,考慮到海風、陸上第二波搶裝、大基地項目以及平價周期開啟,2021年需求或達50GW以上。有行業人士指出,目前2021年公開中標和招標項目規模達29.82GW,1-6月風電新增10.84GW,同增72%,也證明這個判斷。近期大宗價格拐頭向下也打消市場關于成本的擔憂,風電產業鏈中整機環節彈性大、零部件環節業績確定性相對較高,此外本輪風電景氣周期出現明顯大型化的趨勢,對產業鏈影響深遠,值得關注,當前行業2021年估值中位數12倍,性價比較高。

綜合多家券商觀點,新能源發電行業經過前期走強,板塊內部走勢或出現分化,強者或恒強,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各細分領域龍頭。光伏產業鏈建議關注隆基股份、邁為股份、通威股份、晶盛機電、福萊特、中信博、固德威、陽光電源、晶澳科技;風電產業鏈建議關注金風科技、明陽智能、運達股份、天順風能、大金重工等。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產業鏈龍頭爆發長期成長性將充分受益于行業發展 電子醫藥有色增持較多業績具有高確定性
藍籌跌成長預示了未來的一種趨勢 市場依舊不溫不火“量在價先”成迷霧
公益MV《給我更多的光》破繭上線 中國納米孔基因測序儀成功研發把整個市場蛋糕做大
創新驅動基金業績增長新能源板塊仍舊處于景氣趨勢中 申購外資公募基金進一步豐富了基金業的投資品種
疫情反復的當下,妙飛0蔗糖奶酪棒助力守護孩子的健康 多只基金重倉股藍籌精選股票倉位變化則不大
做多熱情升溫多股獲得機構大額買入 經濟與金融發展研究聯合實驗室成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巴拉圭議員提交比特幣立法提案,將成全球加密貨幣投資者的中心 汽車板塊中期預增保持穩中向好發展
昔日牛股今日退市上市公司觸碰紅線的行為絕不姑息 工業大企業大集團采取就高原則給予激勵
萬億市場垂涎口腔醫療向醫美滲透 創建強力“引擎”區域經濟發展獲得強勁動能
成交持續放量偏高估值帶來壓制 醫藥板塊業績好細分行業估值略高
四大肉毒品牌領航顏值經濟,Dysport吉適肉毒素能否譜寫新篇章? 操作同步轉向常態化金融系統穩健性與經濟增長多重目標下保持平衡
南方基金自購千萬力爭規避各類風險 市值果鏈巨頭業績“變臉”股價表現不佳
明星基金經理逐鹿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 渠道購買理賠差異大賠付金額為數十元至上千元不等
在豫投資項目平安沒有受到暴雨的影響 環境污染防治綜合服務商處理效果和核心性能指標優于行業標準
預熱中報行情中報業績搶眼 國際油價走向不定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