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播:借助專家“外腦”、形成長效機制……陜西檢察護一方凈土,讓田園麥浪常相伴

2023-06-12 21:43:31 來源:騰訊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借助專家“外腦”、形成長效機制……陜西檢察護一方凈土,讓田園麥浪常相伴

6月5日至11日,以“生態檢察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的第四屆新時代檢察宣傳周正在火熱開展。近年來,陜西檢察機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最高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工作大局,持續助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書寫生態環境檢察保護的靚麗答卷。


(資料圖片)

土生萬物,萬物歸土。今天,來看陜西檢察機關如何以司法之力護一方凈土。

近年來,陜西檢察機關出臺《陜西省人民檢察院關于服務保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加大對涉農業面源污染案件的辦理力度,依法辦理非法占用、污染耕地案件,涉建設用地土壤污染案件,城市垃圾分類案件,非法跨界轉移、傾倒案件,積極穩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同時,制定《檢察公益訴訟服務陜西省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意見》,將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9類95個方面的違法行為作為監督重點,助力陜西省黃土高原地區生態恢復和環境治理,促進陜西省黃土高原地區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在全省檢察機關部署開展煤炭石油天然氣污染防治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和參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專項監督活動。組織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積極參加人大開展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工作,對煤炭石油天然氣勘探、開采、儲存、運輸和凈化加工過程中侵害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

下面跟隨檢察官的辦案腳步,來到案例“現場”一探究竟吧~

借助專家“外腦”

2020年底,楊陵區檢察院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楊陵區某村一處農用地上存在非法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問題,嚴重污染了土壤,破壞耕地性能,并影響周邊村民生產生活。

楊陵區檢察院在向相關村鎮發出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職的同時,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團隊參與案件辦理,創新構建起“檢察官+土壤專家”的新型農用地保護工作機制,確保土地修復工作落到實處。

相關村鎮高度重視污染土地治理工作,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該地塊上的垃圾進行了清理,并采取重新覆蓋新土、種植苜蓿、施用有機肥等措施以恢復其耕作條件。經過近兩年的復耕復種、澆水施肥,該地塊重新煥發生機。

在依法督促行政機關清運固體廢物后,檢察機關繼續督促其實施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并通過現場調查、公開聽證、專家檢測等多種方式跟進監督治理效果,既助力行政機關科學實施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又保障了良好的生態修復效果。

形成長效機制

陜北是中國石油工業的發祥地,自1907年中國陸地上第一口油井在陜北延長誕生,到2021年原油產量突破1133.79萬噸,排名全國第一。

石油工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陜北老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針對石油開發企業對技術關閉井、報廢井未實施安全封堵,未按照規定將相關資料報相關部門備案,不拆除無利用價值的生產設施、設備以及建筑物、構筑物,也不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實施風險管控和修復的行為,志丹縣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通過公開宣告送達檢察建議的方式,邀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全程參與,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協同發力,成立專項整治工作組,共同治理受損的生態環境。

在歷時3個月的廢棄井場生態修復中,志丹縣檢察院持續跟進監督,多次到整改現場實地查看,督促行政機關積極履職。同時,針對轄區石油企業眾多,污染環境問題多發的態勢,檢察機關主動向黨委匯報,爭取政府支持,推動出臺規范性文件,形成全縣廢棄井場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實現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