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本書需要幾步?看古人的讀書風格秀_全球快看點

2023-04-22 16:51:2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打印 放大 縮小

明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你有沒有享受過閱讀的樂趣呢?

翻開一本書可沒那么簡單


(資料圖)

儀式感必不可少

來看看古人的那些讀書風格秀吧!

執著派

沒有什么苦是不能吃的

古時候,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書中自有黃金屋”不僅反映在其精神,也體現在高昂的造價。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書的成本變低,但也只有家底雄厚的人,才能瀟灑地享用這項“新科技”。古代的燈油和書本一樣,曾經一度是奢侈品,尤其是動物油脂,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

△銅羊燈,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漢代的燈主要以脂膏為燃料,一般是動物或植物的油脂。使用時將燈炷縛成束浸在脂里點燃照明,古人稱其為“膏燭”。

讀書的機會這么珍貴,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無論是頭懸梁、錐刺股,還是在墻壁上鑿洞、在野外抓螢火蟲......為讀書古人可是吃盡了苦頭。就連碎片化時間都被他們安排得滿滿當當。

手不釋卷派

坐著讀躺著讀 上廁所還在讀

隋末梟雄李密沒有鑿壁囊螢的煩惱,卻被越國公楊素撞見一邊騎牛一邊讀《漢書》。楊素問,你怎么這么勤奮?李密說,他準備去拜訪老師,路途遙遠,就讀讀書。

△《牛角掛書圖》圖源:光明日報

北宋的歐陽修也是抓緊時間讀書的典型,他把躺在床上以及上廁所的時間都用來寫文章,連在路上騎馬的時間也不放過。還自稱只有這些地方可以好好構思。對歐陽修有提攜之恩的錢惟演,走到哪兒都帶著書,坐著讀、躺著讀,上廁所也讀。同時代的名臣宋綬,在廁所里讀得更賣力,聲音又大又清脆,遠近都能聽得到。

悠閑派

看書放牛兩不誤

有人為讀書刻苦而執著,有人卻優哉游哉看書放牛兩不誤。

△《樹下讀書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耕牧之余,背靠著牛,坐在樹蔭下展卷讀書,自得其樂。

考眼力的時候到了

你能找到下面兩幅圖的讀書人在哪里嗎?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