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選:奮進的春天丨做好“土特產” 打造“金名片” 江蘇盱眙小龍蝦“二次創業”加速跑

2023-02-27 21:07:52 來源:淮安新聞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提起盱眙,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會想到小龍蝦。作為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的土特產,小龍蝦幾乎是夏秋季很多人夜宵的標配。這兩年盱眙人主動求變,大力推動龍蝦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小龍蝦從土特產變成了大產業,成為當地富民增收的“金名片”。


(資料圖)

繁育蝦苗、栽種水草,來到盱眙,隨處可見蝦農們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養蝦能手盧勇告訴記者,以前養蝦主要憑經驗,一季蝦一季稻,還常因為龍蝦質量不穩定,賣不上好價錢。自從當地推廣“蝦稻共生 繁養分離”的全新養殖模式,蝦農們種苗繁育和塘口養殖分開進行,情況就有了極大改變。

盧勇說,之前“一稻一蝦”模式,環節是粗放型的,省農科院推廣的“一稻三蝦”標準化模式,為農事操作提供了農事圖,對比之前的“一稻一蝦”,每畝地收益提升了兩千到三千塊錢。

不僅僅是養殖模式更加科學標準,龍蝦品種培育也在緊鑼密鼓地攻關突破。這兩天,盱眙龍蝦產業研究院正在搶抓工期上馬物聯網監控設備。新項目投產后可以實現龍蝦養殖環境的智能化操控,更加便于不同區域的優良龍蝦親本在本土繁育。經過這兩年攻關,研究院培育的首個龍蝦新品種——盱眙紅1號有望在今年夏天審定通過。

盱眙龍蝦產業研究院公司總經理袁孝春告訴記者,“盱眙紅1號”的生長速度、含肉值,包括抗病性較目前的品種有了明顯提高。在“盱眙紅1號”品種基礎上,科研人員繼續再進行升級,讓盱眙養殖戶的品種逐步進行更新換代。

記者在盱眙走訪時發現,小龍蝦從農戶分散養殖走向產業化發展的“二次創業”,促進了養殖模式提檔升級,品種更新迭代。在新品種、新模式、新業態助力下,盱眙龍蝦產業從最初的“捕撈+餐飲”拓展為集科研、種養殖、加工、餐飲、電商、旅游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得以迅猛發展。

江蘇於氏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江蘇餐飲行業協會副會長於新凱告訴記者,通過工業化生產,可以做到盱眙龍蝦四季供應,現在銷售量明顯比過去增長了60%到70%。

除了做好產業融合文章,盱眙還成立了龍蝦創業學院,定期舉辦龍蝦養殖、烹飪、電商孵化等各類培訓班,培養盱眙龍蝦全產業鏈人才,為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中央農廣校全國共享師、盱眙龍蝦創業學院教研室主任陳春永告訴記者,在全縣范圍內都做了系統化培訓,更追求蝦的品質,更好地保護了盱眙龍蝦之都的品牌。

為打通產地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今年,盱眙還將在南京荔枝廣場開設首家龍蝦直營店,進一步打響特色農產品牌,提升盱眙龍蝦市場占有率。目前,店面的食材清單和餐飲用品已經準備就緒,即將在2月底3月初進入試運營。

盱小龍盱眙龍蝦南京荔枝廣場直營店負責人何濤告訴記者,在南京開設的首家直營店,是盱眙龍蝦“二次創業”的舉措,也是想通過這家直營店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通過盱眙龍蝦的品牌IP,來推介和銷售盱眙當地的特色農產品。

目前,盱眙龍蝦養殖面積超80萬畝,總產值達181億元,占全省龍蝦經濟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從最初的十三香龍蝦單一品種,到今天數百種口味、全產業鏈條,盱眙龍蝦帶動了當地就業人員超20萬人,品牌價值達306.5億元,連續7年蟬聯中國水產類冠軍。

盱眙縣委書記鄧勇說,第一次創業是農戶自發的分散式創業,“二次創業”要緊緊塑造產業核心競爭力,就是要突出工業化思維、產業化方向、品牌化支撐。盱眙要認真貫徹落實“四敢”要求,讓群眾敢闖敢干,讓企業敢投資,推動盱眙龍蝦一二三產全方面融合,推動盱眙龍蝦向千億級產業邁進?。ê码?陳忠耀 康健 馮水清 許發)

融媒體編輯 宋瑩瑩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