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上8點半,記者聯系上江南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工程學院副教授惠人杰時,她剛剛結束了當天的“2022海外優秀人才江蘇行”會議。會上,惠人杰向海內外人才積極推介了無錫特殊食品產業的發展情況,這已成為她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掛職無錫第十四批科技鎮長團新吳團團員以來,惠人杰等一眾生命大健康產業專家教授充分發揮人才集中優勢,不僅促成無錫成功承辦第六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摘得“特殊食品產業集群示范基地”殊榮,還成立了國內唯一特殊食品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在無錫打造特殊食品發展高地的道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是無錫“科技14團”的一個縮影。當前,這一支支科技鎮長團已融入地方科技創新、產業升級、人才引育的每一個環節,助力無錫高質量發展。最近,在無錫市科技鎮長團、產業教授、科技副總隊伍建設暨深化產才城融合發展推進會上,第十五批省科技鎮長團團員接過“交接棒”,奔赴無錫各大板塊履職。
對接“最強大腦”,以人才集群打造產業集群
每個科技鎮長團團員背后,往往是一所或幾所高校的創新資源。第十四批無錫科技鎮長團來自高校院所的有51人,共有46名博士。
搭建政產學研合作平臺,是“科技鎮長”們最愛干的活。無錫科技鎮長團立足無錫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發展實際,緊扣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產業鏈發展需求,按照“共同凝練科技需求、共同設計研發任務、共同組織項目實施”掛任機制,積極奔赴產業發展一線,竭力推進項目落地落實。
來自江蘇大學的葛道晗針對宜興非金屬化工機械廠的“圓柱形蜂窩陶瓷細微裂紋自動化檢測”需求,會同江蘇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智能制造系和鎮江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的專家教授開展技術攻關,經過20多位研發人員數十次技術對接,成功研制出基于機器視覺及AI算法的陶瓷微裂紋快速無損檢測裝備,解決了困擾企業十余年的靠人工檢測這一技術難題。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婁建勇創辦了無錫燊旺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是錫山團團員在錫山區落地創辦的首個企業,注冊資本2000萬元,已申報專利30余項,授權4項,簽訂近250萬元的訂單。新吳團團員助推重點科技項目無錫米諾瓦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落戶無錫國際生命科創園,目前公司已完成兩輪融資,企業估值10億元。
“一直以來,科技鎮長團把做強現有產業、培育未來產業作為主攻方向,瞄準區域‘產業強鏈’所需,讓鏈主企業、上下游企業、專家、團員真正‘鏈’起來,為精準布局產業、升級產業提供了全球導航?!笔形瞬呸k相關負責人表示。
內容匹配需求,打出升級服務“組合拳”
面對日新月異的前沿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需求,如何拓展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成為科技鎮長團團員上任的新課題。從最初的技術交流合作,到金融創新、人才引育、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鎮長團的服務內容也打出了迭代升級“組合拳”。
筑好人才金融“蓄水池”,引得源頭活水來!在科技鎮長團團員的牽線下,目前全市已成立規模各2億元的太湖人才成長基金、太湖人才天使基金,聯合毅達資本、彬復資本等市場化、專業化機構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據悉,毅達資本管理的無錫太湖人才成長一期基金已完成投資1.665億元,投資2個國家級人才項目、4個省“雙創計劃”人才項目、6個無錫市“太湖人才計劃”項目。投資項目累計完成融資(含后輪)11.81億元,融資杠桿放大倍數達7倍。目前已發起設立人才成長二期基金,基金規模5億元。
創新平臺加速資源集聚。在雙碳戰略下,江陰科技鎮長團團員積極推動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地方合作,成功落地長三角光伏太陽能創新中心,當前正爭創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和全國新能源產業創新策源地。由新吳區科技鎮長團牽線搭橋、接洽推動的瑞金長三角健康研究院,將成為大健康領域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的又一重大突破?;萆絽^科技鎮長團團員積極對接中國科技大學錢逸泰和俞書宏院士團隊,擬共同籌建“長三角新材料研究院”……這些高能級創新平臺,都將成為無錫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撐。
就在剛剛結束的2022太湖灣生命健康未來大會上,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核查無錫分中心、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室無錫檢驗室、江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無錫檢驗室正式掛牌,“一中心兩實驗室”正是由新吳區鎮長團牽頭成立?!斑@些公共服務平臺落地后,無錫將成為全省生物醫藥產業服務平臺最齊全的城市。原先需要送到省里檢測的內容,在家門口就能直接檢測,將大大提升檢測效率,為無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毙聟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俞麗紅表示。
板塊亮點凸顯,打造永不離任“科技智囊團”
走訪企業2517家3124次,達成合作協議146份,引進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25個,促成簽訂技術、研發等合同87個,合同金額逾1億元,為人才企業提供融資金額5.08億元……這些都是無錫市第十四批科技鎮長團取得的“戰績”。不僅成績單亮眼,而且這些科技鎮長團根據所在板塊的產業基礎和特點,工作重點各有側重,形成了各自的鮮明特色。
常態化舉辦的宛山湖科產融論壇,已邀請45名專家登臺演講,累計350多家企業現場參與,為企業授信超過6億元,如今成為了錫山區企業與各行業專家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的多元化交流平臺。“兩年時間里共有18家企業落地錫山區,這一成效和我們堅持常態化資源引入分不開。論壇的影響力已經走出錫山,走出無錫?!卞a山科技鎮長團團長吳國玖表示?;萆絽^將引進和服務“院士項目”作為工作重點,多次與葉林院士領銜的先進復合材料成型技術與裝備研究所、杜江峰院士領銜的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等開展深度對接交流。依托先進復合材料研究所,在惠山區第十四批科技鎮長團副團長寧萌的努力下,目前已引進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施陽教授、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組織能源部的首席科學家陸萌博士。濱湖團團員推動后方單位江蘇高投集團毅達資本與濱湖區政府合作設立了全市規模最大的“人才基金”,還積極對接20億元規模的省委宣傳部“紫金文化產業基金”和25億元規模的省發改委“現代服務業基金”等省級政府引導基金落地。
一批科技鎮長團團員的到期離任,并不意味著科技創新工作的終結。在這場永不落幕的接力賽中,不少科技鎮長團團員選擇留在了這座城市?!皰炻毴昶陂g,我的團員里共有7位選擇留下來。他們已經深深融入無錫的科技創新工作,有的還被認定為無錫市太湖人才。除了繼續推進已有的產業培育工作,有的還留在這座城市成為創業大軍中的一員。”惠山區第十四批科技鎮長團團長于兆吉表示,“離開的團員也會離崗不離責,與地方建立起長期合作的關系。”(朱潔、實習記者 印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