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資訊丨江蘇宿遷:“五聯五強”行動匯聚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2022-08-18 09:57:14 來源:宿遷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宿遷網訊(記者 張云 通訊員 李毅 王燦)企業生產一線、鄉村振興“戰場”、電商企業直播間……八月的宿遷,生機勃勃,處處都有廣大人才忙碌的身影。

人才聚,事業興。2021年6月,宿遷正式實施《人才引領服務發展“五聯五強”行動方案》,著眼“十四五”期間發展需要,分層分類推動產業人才聯企強鏈、電商人才聯網強市、鄉土人才聯村強農、教育人才聯校強教、衛生人才聯院強醫,全力培養集聚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資料圖】

宿遷市委書記王昊強調,要以人才引領服務發展“五聯五強”行動為統攬,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在融合聚變中不斷放大人才工作“乘數效應”,使人才的創造性勞動更加高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一年多來,全市上下將“五聯五強”行動作為全市人才工作的總抓手,全市人才規模加速壯大,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61.5萬人,較“十二五”末增加19.8萬人、增長48%,產業、電商、鄉土、教育、衛生等各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呈現齊頭并進發展勢頭。

產業人才聯企強鏈

助力20條產業鏈加速“成長”

為宿遷市人才工作站揭牌,巡視安徽大學專場招聘會現場,訪高校、探企業……2022年5月底,宿遷釀造(酒)產業鏈牽頭市領導在合肥開展招才引智活動。

這次活動為合肥高校的學子帶去了釀造(酒)、有機新材料等產業鏈上的55家重點企業1631個優質崗位,這些崗位與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院校的優勢專業匹配度非常高,不僅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也讓企業振奮。

產業鏈牽頭市領導進高校活動通過精準梳理20條產業鏈人才科技需求,為每條產業鏈匹配一所高校,充分借助高校人才科創資源,推動產業鏈、人才鏈“雙鏈”融合發展。

2021年,圍繞“產業人才+產業鏈培育”,宿遷開展了“宿遷市產業人才招引與培育”專題調研,并出臺了《關于推動產業人才聯企強鏈的實施方案》,堅持以特色政策吸引人才、以優勢平臺引進人才、以亮點招數招攬人才、以專項機制培育人才工作思路,吸引人才到宿遷就業創業。

圍繞“6+3+X”產業體系和20條產業鏈培育,宿遷市統籌開發“開放式、工具化、全天候”產業鏈大腦,集成各產業鏈基礎數據,包括人才等數據源,描繪線上創新圖譜、人才圖譜,構建支撐產業鏈招商引資、科研合作、人才引進等功能于一體的大數據平臺,提高了引才的針對性、有效性。

2021年起,服務全市重點產業鏈培育的“中國·宿遷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走出宿遷、面向全國,推動“招商”與“招才”并舉,“產業”與“人才”融合,“資本”與“智力”對接,讓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充分涌流、競相迸發。

一年多來,產業人才聯企強鏈行動以系統性、精準化的方式推進產業人才引進與培育,產業吸引人才,人才賦能產業,依托人才集聚作用,按下產業鏈發展“快進鍵”。

電商人才聯網強市

撬動“電商名城”建設人才支點

“在市里和區里政策的支持下,我們共投資2000多萬元,蓋起新廠房,真正從小作坊變成了大企業,感覺十分自豪?!彼捱w疆北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凱說,“現在我們不僅在網上賣自己的產品,還賣周邊農戶的農產品?!?/p>

目前,宿城區埠子鎮120名群眾在韓凱的公司就業,平均月薪超4000元。韓凱還積極幫助埠子鎮其他創業青年,有三家電商企業在他的幫助下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像韓凱這樣的電商人才宿遷還有很多。近年來,宿遷傾力打造“電商名城”,但要實現這一目標,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為此,宿遷將《關于電商人才聯網強市的實施方案》作為“五聯五強”行動方案的子方案之一,全力推動電商人才培育。

針對“高端人才不易招、緊缺人才難扎根、技能人才培不強”等問題,宿遷推動宿遷學院等本地院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每年向社會輸送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1000余人。組建70人的電商人才服務團隊,圍繞直播電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等專題,打造電商大講堂,全面培養電商人才;以電商企業帶頭人和紅色電商達人為對象,舉辦“電商名城”建設高研班,培養引領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業先鋒。制定實施《宿遷市電子商務人才技能評價實施方案》,通過“職業培訓考核評價”“企業備案自主評價”“技能競賽選拔評價”等方式,累計取得電子商務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3萬人。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干、以賽引才”,先后連續舉辦了四屆“金種子”網絡創業大賽、兩屆電商短視頻與直播大賽等技能大賽,累計參賽人數5萬余人。

在做好“內培”的同時,宿遷市還做好“外引”工作,在電商高端人才引進方面,經評審認定納入“千名領軍人才集聚計劃”并給予項目支持;針對緊缺急需人才,加大電商產業招商力度,符合條件的項目認定為招商引資項目;同時鼓勵宿遷籍電商人才回流,引導宿遷籍在外工作的電商人才返鄉創新創業。

當前,電商人才隊伍已經成為“電商名城”建設的最強引擎,全市電商交易額、網絡零售額連續七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快遞業務量連續9年穩居全國前50強,獲批中國(宿遷)跨境電商綜試區,在全省率先實現國家級“電商縣”全覆蓋。目前,全市匯聚電商人才15萬人,其中技能人才3萬人,拔尖人才79人,為搶灘數字經濟、打造“電商名城”播下人才“金種子”。

鄉土人才聯村強農

為鄉村振興種下“金種子”

一團繩子、一把剪刀,不一會兒,一株普普通通的植物就變成了充滿藝術感的盆景……在沭陽縣新河鎮沙河村,李志祥一家三代人都做盆景,這幾年,李志祥把盆景制作過程“搬”到短視頻平臺,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追捧。一家人在線上線下賣盆景,年收入超百萬元。

李志祥曾在國家盆景大賽中獲評“中國盆景高級技師”稱號,在全國首屆盆景職業技能大賽獲得金獎,并獲批“江蘇省鄉土人才大師示范工作室”。名氣飆升的李志祥在為當地盆景產業發展貢獻力量的同時,還積極將技藝傳授給當地花農,帶動大家一起致富。

鄉土人才來源于民間,成長于鄉土,是助力鄉村振興寶貴的力量。一直以來,宿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土人才的發展,2021年,為響應國家、省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號召,宿遷立足鄉村發展實際,出臺《關于推動鄉土人才聯村強農的實施方案》,全面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

宿遷是農業大市,各縣區鄉村產業各具特色,目前宿遷農業從業人口超220萬人,眾多鄉土人才在希望的田野上默默地耕耘著。為促進鄉村產業升級發展,宿遷結合本地特色產業,鼓勵支持鄉土人才采取技術指導、技術入股、租賃經營、合伙經營等方式,發展特色產業、農民合作社和休閑文旅產業等鄉村發展新業態,每年新創辦鄉土人才農民合作社30家。同時積極打造“科技+鄉土”品牌,推動鄉土人才加強科技知識學習,在生產、流通、營銷等環節導入現代科技手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拓寬發展空間。

去年以來,宿遷圍繞水產養殖、果蔬種植、畜禽養殖等產業開設鄉土人才培養評價高研班,進行職稱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目前,全市已有924名鄉土人才取得各級別職稱、6877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效提升了他們的社會地位,拓寬了職業發展空間。

教育人才聯校強教

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苯陙?,宿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進培育教育人才,奮力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針對宿遷教育發展現狀,2021年6月,宿遷出臺《關于推動教育人才聯校強教的實施方案》,把教育人才聯校強教作為人才引領服務發展“五聯五強”行動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實施名校長名教師培養鍛造工程、鍛造高層次“雙師型”人才隊伍、推動校地企深度合作等九項舉措,對癥破解教育人才“總量不足、培育慢、留不住”等難題,推進基礎教育人才隊伍、職業教育人才隊伍、高等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為高標準建設教育強市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和人才支撐。

《實施方案》明確,“十四五”期間,全市基礎教育方面新增市級以上名師、名校長100名,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600名;職業教育方面建成“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6個,新增市級職教名師20名、專業(學科)帶頭人30名;高等教育方面全職引進具有博士學位或正高職稱人才300名、柔性引進專家學者100名。

宿遷每年遴選100名骨干教師、優秀校長,依托國培、省培和北京師范大學“美麗園丁”等高端研修項目進行針對性重點培養。同時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示范引領作用,建設管理好市級名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站,每年分別給予3萬元/個、5萬元/個科研經費支持,支持期限為3年。

值得一提的是,為推進職業教育人才隊伍發展,宿遷市大力發展區域重點產業急需和社會緊缺專業,拓寬人才引培渠道。2021年以來,全市職業學校共培育了14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采取“學校+企業”模式,建設“雙師型”教師培育培養基地6個,420名專業課教師參與企業和生產服務一線頂崗實踐。

衛生人才聯院強醫

筑牢健康宿遷“人才基石”

“以前一直保守治療,效果不是很好,幸好有蘇州專家來坐診,我才鼓起勇氣接受手術,現在感覺好多了?!闭勂鹪谒捱w市中醫院做脊柱內鏡手術,市民劉女士連連為援宿專家、蘇州市中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宿遷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韓松點贊。

“我想幫助宿遷市中醫院骨傷科進行臨床規培醫生的教育,擴大科室的影響力;同時也想推廣蘇州市中醫院的先進技術和理念?!表n松希望在援建周期內,將宿遷市中醫院骨傷科順利創建為江蘇省重點中醫臨床???。

人才,是醫療衛生機構、地方衛生事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面對近年來高素質衛生人才匱乏,衛生人才隊伍“總量不足、結構不優、分布不均”,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難以充分滿足等突出問題,宿遷“五聯五強”靶向施策,把衛生人才聯院強醫作為人才引領服務發展“五聯五強”行動的重要一環,在推進人才引進力度、人才培養方式、載體平臺建設等方面“剛柔并濟”發力,進一步加強全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力爭到“十四五”末千人擁有衛技人員數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構筑適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支撐體系。

去年以來,宿遷衛健系統深入推進衛生人才聯院強醫行動,抓住人才引進、培養和載體建設三個重點環節,全市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在總量、結構、質量上都有較大的提高。

在引才過程中,宿遷以“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積極組織開展校園招聘、公開招聘,并與徐州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聯合辦學,在宿遷開設辦班點,對本地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進行專業學歷提升教育。同時加強外出進修選派力度,安排醫務人員到市內外醫療衛生機構對口進修學習,提升專業素質和醫療水平。

為了打造“拴心留人”好環境,宿遷還堅持用好衛生人才編制周轉池,為社會辦醫療機構引進高層次衛生人才提供編制保障,把真正優秀的人才留下來、用得好,為宿遷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