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正式印發《關于有效應對疫情新變化新沖擊進一步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出臺22條政策措施。各地也紛紛結合市情實際,推出更加細致、具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從財稅、金融、減負降費、援企穩崗等方面為市場主體注入“強心劑”,盡政府所能、聚社會合力,解企業之難、紓企業之困,推動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助企紓困,做到“入心”。當下,一些城市按下“慢行鍵”,給正在修復的經濟增添了新變數。江蘇再出新政策,緊盯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堵點、難點、重點、關鍵點,列出問題清單,積極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實施減稅降費、金融支持、房租減免等惠企政策,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渡過疫情難關,留住民生根脈。要俯下身子,全身心投入,用真情、使真勁、出真招,既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著眼企業發展實際,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發揮職能優勢,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撓癢撓到癢處”、幫忙幫到點子上,以實際行動和優質服務,讓企業把信心“提起來”,把包袱“卸下來”,把腰桿“挺起來”,讓企業充分感受到政企一家親的溫暖。
助企紓困,貴在精準。一些企業雖然表現出盈利差、資金緊等同樣的困境,但造成困境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鑒于此,江蘇省雪中送炭有必要差異化,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優惠政策投放,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拿出解決方案,做到政策講解到位,問題解決到位,溫暖服務到位。同時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強協調,凝聚共識、堅守初衷,各方企業也要扛起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堅定信心,把更多的財力和精力用在創新升級上,提高企業競爭力,為行穩致遠厚植實力,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助企紓困,培優提質。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企業面臨生存挑戰,部分企業科技含量不高,抗風險能力較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在落實助企紓困政策中,江蘇注重全鏈條發力,堅持紓困和培優兩手抓,著力打好惠企政策“組合拳”,推動減稅降費、金融信貸、穩崗擴崗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切實把劣勢轉化為優勢;同時紓困資金、留抵退稅直達企業,與培育“專精特新”有機結合,圍繞擴大規模、科技創新、“智改數轉”、企業上市等方面積極引導企業提檔升級,推動聯合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專精特新”企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堅實支撐。
當前,企業面臨的嚴峻考驗還未結束,但江蘇省這一條條實實在在的舉措,針對性強、力度巨大,把服務落到點子上、幫到關鍵處,持之以恒增強企業強韌性,為全省有效應對疫情的新變化、新沖擊構筑起堅強支撐,確保企業在危機中能夠活得好、強起來,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