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保春耕?

2022-04-11 13:52:1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打印 放大 縮小

中國人常說“民以食為天”,同時也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春種才能秋收,手里有糧,心里才不慌。但是今年這個春天,疫情是一場特別大的“倒春寒”,對于吉林省這個糧食大省來說,疫情的封控已經大面積進行了一個月的時間,可是時間也到了4月快中旬,這是春耕的重要時節,一方面,糧食安全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吉林省的疫情得到了一定有效地控制,所以從本周開始,種地的農民要返鄉回到土地的旁邊。人怎么動?而種子化肥等物資又如何到位?如何不讓土地撂荒?

簡化辦理流程助力農民朋友盡快返鄉備耕

清明好時節,耕種正當時。一場由南到北的春耕生產環節已經逐漸拉開帷幕。對于正在經歷新一輪疫情影響的產糧大省吉林來說,這是一個現實的難題。因當地的中高風險地區里面有不少都是在農村,城市內各區域也在進行著不同等級的封控管理。而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農時不等人,怎么能讓滯留在城里的這些農民盡快返鄉種地,成了當務之急。

達屯村村民 楊雪麗:心里肯定是慌,在縣城的時候就在想,什么時候能回去種地,這都4月份了,在家里天天那么想,農民就以地為本,春天不種,秋天收啥。

來自吉林市永吉縣達屯村的楊雪麗和當地很多村民一樣,為了孩子上學,早早來到縣城生活陪讀。但每當播種和秋收的季節他們都會返回村莊耕種,以維持一年里的基礎菜物和家庭收入。這次農時到來,原本按照吉林市的封控要求他們需要被隔離到5月才能返鄉,但在吉林市農業農村局下發了春耕返鄉人員流動管理的相關通知后,他們的回家之路提上日程。

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 耿建仁:為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不誤,4月4日,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滯留長吉兩市農民返鄉春耕工作方案》,方案對返鄉條件申請程序、人員轉運和返鄉后的管控做了詳細的規定。

可以返鄉了,這對于很多因疫情滯留在長春市和吉林市無法返鄉春耕的農民們來說,無疑是個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根據方案規定,不管是封控區、管控區,還是防范區內,或者是在企業工地上閉環管理的農民工,只要符合相關核酸檢測要求,都可以向所在地的社區提出返鄉申請。

達屯村村民 楊雪麗:一聽說可以返鄉,就報上去了,兩天就給我們來通知了,挺快的,我可高興了,著急忙慌就下來了。

接到通知后,楊雪麗和丈夫駕駛私家車踏上回家的路。

針對一些疫情較重鄉鎮,吉林市采取了“四助四代”的方式,確保春耕生產能正常推進。作為已是低風險管控區的達屯村此次有返鄉耕種意愿的人員有180多人,全部被批準返回。

吉林市永吉縣達屯村黨支部書記 高景和:到目前為止回來是78人,現在還有陸續往回返的,預計三天差不多全部返回。

楊雪麗夫婦回到村莊,經過登記后就可以回到家中。之前所處低風險防范區的他們需要進行核酸檢測和為期七天的居家健康監測,便可以在村內自由出行。這七天內的生活基礎所需則由鄰里村民和村委會提供幫助。

目前已經返鄉的楊雪麗,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踏實下來,她的幾畝玉米地需要盡快準備種子化肥等大量農資,而更多像她一樣滯留在吉林長春兩市的農民,也在陸續踏上返鄉春耕的路途,準備播種下新一年的希望。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劉長全:保春耕,它關系到可不僅僅是這一年的生產,是整個我們國家的這樣一個食物安全、政治安全、社會安全的這樣一個問題,所以我覺得比傳統意義上的“地誤人一年”還要重要。

不誤農時 不誤農事保障農資運輸綠色通道

在河北滄縣,本周,許多農戶開始對冬小麥進行澆水灌溉。春回大地,氣候變暖,冬小麥經歷了五個月的生長,進入拔節生長階段,此時的麥苗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肥料,吃飽喝足以便快速成長。而偏偏在這個追水、追肥的關鍵時期,澆地和化肥的價格都有不小的上漲。

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今年國內化肥價格普遍上漲。根據滄縣農戶提供的單據,一款40公斤一袋的氮肥,從去年3月的48元漲到今年3月的76元,上漲28元,漲幅高達58.3%。價格高漲再加上疫情下運輸困難,導致一些農戶買不到化肥。

河北滄縣富民農業技術專業合作社 王林清:在疫情發生之后運輸不暢,小麥到這個季節應該準時追施尿素追施肥了,但肥料漲價漲得太厲害了,今年同期和去年比較一噸得超個三四百塊錢,所以沒有辦法,合作社組織會員給小麥噴施葉面肥。

王林清的合作社有1300畝土地,假如全部使用尿素肥大約需要50多噸,按照現在2400元一噸的市場價,合作社得比去年多花將近2萬塊錢,況且也很難買到足量的化肥。為了不誤農時,農戶們采用葉面肥來替代化肥。

春耕時節,許多蔬菜瓜果也進入種植或施肥的季節。山東濰坊的菜農小益,在山東廣饒和江蘇宿遷新建了兩個種植大姜的基地,姜種子已經在基地培育完畢,但是買好的化肥卻因為疫情運送不過去。

山東濰坊菜農 小益:我們提前把生姜拉到廣饒進行催芽,現在已經是超過28天,生姜應該是已經下地種植的一個過程,我們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訂的濰坊的肥料,但是由于疫情管控的原因,物流車比較難找了,時間一拖,有一部分姜芽不能用了,每天都有損失。

姜種等不來底肥,就無法種植。為了將化肥盡快送往基地,小益不斷咨詢著疫情管控政策的變化,也不斷尋找著能夠配送的物流公司。

山東濰坊菜農 小益:挨個打物流電話,問他們能不能發,找了幾十家物流車,問他們能不能到那個地方,中間轉兩三站,才能到。物流費漲價,基本上是之前的七八倍。

近日,黑龍江、吉林等多省下發關于農資運輸保障的工作要求。具體措施包括建立農資“點對點”保供運輸綠色通道,嚴禁隨意堵路封路,保證公路網順暢等。確保農資及時下擺到位,才能不誤農時、不誤農事。

防控、農時兩手抓為農業銷售保駕護航

浙江嘉興嘉善縣姚莊鎮盛產番茄等農產品,是臨近上海、江蘇等地的菜籃子之一。400多農戶管理著3000畝左右的番茄地,然而疫情襲來,3月中旬頭茬番茄一上市便面臨滯銷,而當下日產量更是接近過百噸,一旦滯銷,代價不可估量。

嘉善縣姚莊鎮副鎮長 顧金海:我們姚莊沒有深加工這一個步驟,都是時令的一些新鮮蔬菜,所以在保存上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疫情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也是感覺到有一點壓力,如果是交通運輸的渠道不暢,或者是銷售量的一個急劇下滑,都會導致我們今年老百姓的一個收成問題。

這里的番茄很多曾被開進來的跨省車輛轉賣掉,而截至本周,嘉興依然有疫情,防疫要求人和物的流通變慢,車輛進不來,這些時令應季農產品銷售慢一天都算晚。在本地保供內銷、省內市縣周轉消耗之外,防疫下還是要讓外省大客戶開車進來。

只進不出,在姚莊鎮成了可進可出,前提是省外低風險地區司機,要拿著健康綠碼、不帶星的行程卡和核酸陰性報告,下車到高速卡口再做核酸和抗原檢測,合格之后車身貼封條予以放行,開進交易場所。

嘉善縣姚莊鎮界涇港村黨委副書記 沈冬明:從前一天辦好通行證,有一個匯總給我們多少輛車來,先由農戶把農產品運到我們臨時交易的指定交易點外,再把車開進來進行消殺,消殺完后到指定的交易點外。我們裝卸工人將番茄裝運好之后,車子按原路返回,這個司機是全程不下車的。

政府制定標準化防疫策略,合法化外省車輛通行,并進行全流程防疫監管,而外省客戶由縣160多個農產品經紀人具體對接,保證每一個外省司機與農戶農產品一一對應。在這樣一個遠離人口的露天交易所中,農戶將農產品運進來之后便撤離,與外省車輛無接觸,而第三方裝卸工穿防護服,給外省車輛裝貨。疫情下,姚莊每天依然能保證七八輛外省車輛開進來,且并未發生一例感染。

保春耕,讓人能回去,農資能下擺;保銷售,讓產品出去,農戶除心病。在有疫情的春天里,保農時,保的是農民一年中的第一份收入,更是一年里種下的第一份希望。而防控、農時兩手都抓好的方案,就是努力的方向。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疫情之下,如何保春耕? 河南尉氏:“一噴三防” 保豐收
數量創歷史新高!福建霞浦迎來60多只黑臉琵鷺和白琵鷺 大美中國 候鳥北歸丨壯觀!云南孟連1000余只白鷺進入繁殖期
治沙“神器”!這里的“草魔方”鎖黃沙 武漢9歲男孩躲貓貓被卡洗衣機 母親無奈喊消防員救人
2022第十二屆平遙梨花旅游節在云端正式啟動 山西: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促進市場主體倍增
上海:社區團購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 寧夏吳忠:疫情期間一產婦突然大出血眾人接力救護保平安
探訪上海保供企業:不少配送員臨時改行送菜 孕婦就診難、群居環衛工人生存狀況差等,這些民眾反映的問題得到上海政府回應
上?!坝H子方艙”獲社會各界“疼愛”,第一批孩子有望下周出院 “每個管道的布局都要精心設計”
全球連線|外國人在上海:“我完全支持中國動態清零政策” 上??挂吖适拢鼜V福日記·8戶11人(七):方艙
【組圖】“守滬者聯盟”丨探訪上??挂咭痪€:核酸 消殺 物資發放 瑞金醫院感染科專家:新冠治愈者不具傳染性,別慌!居民防護細節別疏忽,堅持!
43年,老板電器走不出廚房,營收不及美的海爾零頭 法商學院走訪用人單位 精準落實“一把手”訪企拓崗專項行動
襄陽創新推出“大橋改造不限行”方案 “溫柔女友”竟是男兒身 武漢一男子分飾兩角色網戀行騙被黃陂警方拘留
飽受便秘之苦?試一試香丹清牌珂妍膠囊! 上海衛健委:暢通出院和解除醫學觀察人員“回家之路”
【上海戰疫】上海最大方艙醫院一次性交付15000張床位 別亂吃!“連花清瘟”不是新冠預防藥
暖心!警企攜手用“愛心專車”送就醫群眾回家 這些涉疫情視頻,都是謠言
安徽援滬力量再出發:3500名核酸采樣人員急赴上海 上??挂叩目萍剂α?/a>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