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上海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回應網傳“東灣小區業主毆打江蘇醫療隊隊員”視頻。
經警方初步調查,系居民與樓組長發生糾紛,身穿“大白”防護服的居委干部上前調解時被誤撞倒地,此時正在封閉小區內為居民做核酸檢測的江蘇醫務人員上前救助,并非網傳江蘇醫務人員被打。
這些涉及上海疫情的視頻都是謠言
4月9日,上海網絡辟謠平臺結合部分視頻謠言,梳理了一份“視頻捉謠寶典”——
假聲音配真畫面
這則視頻顯示,上海某小區門口有幾位“大白”和居民;畫外音卻是“外面發生什么了?這么吵?”還伴隨著歇斯底里的吼叫聲和爭吵聲。細心的網友已經注意到,視頻下方的聲音來源與視頻發布者并不一致。
要識破這類視頻謠言并不困難:一方面,可以查看一下視頻畫面與音頻的同步性,部分剪輯的聲音與畫面并不匹配;另一方面,要注意視頻完整性,剪輯類的視頻通常不能完整介紹事件全過程。
開局有畫面,故事全靠編
在多個短視頻平臺上,還有一段“人員聚集進行核酸檢測”的短視頻。同樣的視頻,有的標注是“浦東高橋地區做核酸”,有的是“寶山顧村核酸檢測混亂”。但浦東高橋和寶山顧村均表示,該段視頻拍攝場景不在轄區內,相關地區近期做核酸沒有出現類似情況。
將“甲地視頻套用在乙地”、將“之前視頻轉稱為當下”的情況并不罕見。由于這類謠言的畫面和聲音都是真實的,所以迷惑性較高。
網友可通過細節辨別:第一,發布渠道是否可靠;第二,通過人物的方言、穿著、文字表達習慣、氣候情況、地理環境等,判斷視頻拍攝地是否為文字或畫外音的標注地。
新聞畫面移花接木
新聞畫面也被造謠者利用,通過移花接木、斷章取義的方式進行造謠。
近期一則“上海將停止團購”的謠言就使用了“上海發布”轉播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的直播畫面截屏;
另一則“上海浦西地區消毒正式開始”的視頻謠言,使用了一段新聞報道中消毒車并排噴灑消毒劑的畫面......
核查時,可以根據畫面信息,確認相關視頻的播放單位、播放時間,再通過節目回看等方式,看一看完整的新聞報道究竟是什么。如此追根溯源,不論是移花接木,還是斷章取義,均可水落石出。
親身講述未必真實
有一段視頻是拍攝者將一個空飯碗翻來覆,講述著“上海封控了,家里沒吃的了,孩子們快餓死了”。從頭至尾,講述者沒有露面,也沒有展示講述環境。
經上海辟謠平臺核查,該拍攝者根本不在上海,只是根據上海近期部分地區出現“采購難”的問題,自編自導了這段講述。
上海網絡辟謠平臺提醒,還有些“自述型”視頻則帶有博眼球、博流量的目的。網友也不能輕信“自述型”視頻,尤其是對那些介紹情況時模棱兩可、事實細節模糊,卻明顯帶有煽動情緒的“自述”,更要提高警惕,不輕信、不轉發。
多個傳播謠言群組被封停
4月8日,上海網信辦發布《關于進一步查處網絡圈群造謠行為的公告》,明確將聯合公安等部門對謠言制造者、蓄意傳播謠言者一追到底、依法懲處。
據網信上海消息,目前,上海網信辦已協調相關部門對“連飛互幫互助團購群”等四個群組予以封停(后附),對首發謠言的微信個人用戶予以處罰。
來源:中國青年報、@警民直通車-上海、上海網絡辟謠、網信上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