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荒山坡的蛻變:昔日“荒疙瘩”變身“致富田”

2022-03-20 10:45: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打印 放大 縮小

圖為高空俯瞰盧龍縣整治的梯田。 陳建 攝

中新網石家莊3月19日電 (肖光明 李洋)眼下正是北方春耕備播繁忙時節,在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下寨鄉張溝村南山坡的梯田里,旋耕機、手扶拖拉機等農業機械正在忙碌,為甘薯種植做前期準備。高空俯瞰,這片曾經的荒山坡熱鬧起來。

正在梯田里忙著指揮作業的張溝村黨支部書記張文亮說,山坡上的這塊地曾是荒山,由于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質量差,村民只能挑著好種的地方勞作。自從前年完成了土地整治,山坡大變樣,原來150畝雜草地整出了100余畝的好梯田。

圖為高空俯瞰盧龍縣整治的梯田。 陳建 攝

“這塊地去年種甘薯,畝產量到了3700斤,賣鮮薯每斤0.7元左右,一畝地就是2000多塊錢,大家都很高興。”張文亮說,新耕土地上的火熱春耕景象,給人們帶來增收的希望。

據悉,盧龍縣地貌多淺山丘陵,適宜種植甘薯,甘薯產業是當地特色優勢產業,有“中國甘薯之鄉”美譽。近五年來,盧龍縣不斷深挖土地潛力,通過實施土地整治項目,新增耕地2.4萬畝。曾經的“荒疙瘩”搖身一變,變成既平整又能灌溉的“致富田”。

圖為正在整治梯田。 陳建 攝

對于盧龍縣新增耕地,盧龍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會敏算了這樣一筆賬,“2.4萬畝耕地種植甘薯,每畝至少可產3500斤甘薯。老百姓可以直接賣給甘薯加工龍頭企業,也可以自銷。如果把鮮食甘薯存放到薯窖里,能從秋季賣到第二年開春,價格可翻好幾倍。”

張會敏說,有了好地只是第一步,還要努力提升土地收益,才能讓農民種糧更有積極性。

提起土地整治項目帶來的變化,紅花峪村民委員會委員張華欣喜不已?!巴ㄟ^土地整治,紅花峪村原來600余畝荒草地整出了510畝好梯田,有了田間路和溝渠,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圖為高空俯瞰盧龍縣整治的梯田。 陳建 攝

張華指著一大片已經成規模的田地說,山坡地種出的甘薯香甜可口,“以前小塊地,機器下不去,哪個承包大戶能樂意?現在好了,只要下功夫,就能種出好前景?!?/p>

看著眼前平整的高規格農田,58歲的村民韓小忠難掩一臉喜悅。曾經村民們春種秋收花費力氣大,收益不成正比,嚴重影響種地積極性?,F在農業機械化操作有了施展空間,耕作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再過一段時間,就該種植甘薯,曾經的“荒疙瘩”會變為“金疙瘩”。

圖為盧龍縣張溝村村民正在耕作打壟。 劉丹 攝

64歲的邵黑石村村民于云起是地地道道的“老把式”農民。在他的記憶中,村里的土地很多是坡地,由于耕種條件不便,種地靠人工,不但費時還費工。在進行土地整治后,實現機械化作業,從而減少勞動力投入,長出來的甘薯產量高,效益也比往常提高很多。

據悉,2019年以來,盧龍縣糧食產量實現了連續三年保持正增長,分別是20.06萬噸、20.92萬噸、21.12萬噸。(完)

關鍵詞: 紅花峪村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河北荒山坡的蛻變:昔日“荒疙瘩”變身“致富田” 一問到底丨多地冷暖大變臉 是“倒春寒”嗎?如何科學“捂”
人間好時節丨春分 綠色春耕 力促糧食穩產提質
新華全媒+|吉林多地一手抓防疫一手保春耕 “中國天眼”觀測到宇宙極端爆炸起源證據
河北荒山坡的蛻變:昔日“荒疙瘩”變身“致富田” 人間好時節丨春分
一起靜待花開! 湖北疾控連發緊急提示
“湖北省殘疾人康復關愛行動”啟動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擴至15歲 “隨手拍”給城市環境挑刺 1167名熱心市民上個月獲獎23萬多元
5歲娃被鎖車內 誤撥12345自救 哎!春分和倒春寒牽手了 8級大風和暴雨雷電將氣溫拉回二月
銀行內鬼卷走2.5億元該誰擔責受害儲戶認為銀行難逃干系 南寧工行稱4月2日前給儲戶回復 二次供水改造中家用水量陡增七八倍? 疑為施工致戶內漏水 記者協調施工方上門查找
被贊國貨之光白象方便面又火了 直播數據爆炸式增長7天銷售額破千萬元 惦記住院老伴出門迷了路幸虧身上系著聯系卡 八旬老太順利回了家
遼菜中的“二十四節氣”之春分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國際領先!勁牌公司又一科研成果通過專家認定
今天,古田1967數據中心成立! 大風大雨無情摧早櫻,江城武漢“花樣”不斷
沖刺!湖北醫養康復中心首批工作人員入駐 武漢黃陂區軍地發揮榮譽激勵作用 把國際軍事比賽尖兵二等功喜報送到家
武漢嚴厲打擊14類違法行為 武漢政法戰線專題研究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奮力開門紅·重大項目巡禮】盛隆電氣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沖刺4月投產 荊楚楷模亮相東湖
“短線快刀客”楊永興,傳奇股神的江湖稱霸 今年2月份我國各類工程機械作業量穩步增長 多地建設跑出“虎年加速度”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