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領域,越復雜的投資方法和理念,可能是無效的。相反,一些最簡單最樸實的方法,可能是最容易賺錢的。對于股市新手來說,指數基金可能是最簡單也是最合適的投資方式。
根據跟蹤指數的性質不同,指數基金可以分為跟蹤寬基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等。寬基指數如滬深300、中證500等代表大小盤風格的;行業指數如中證銀行、中證白酒等有明確行業特征的;主題指數如國企改革、5G等概念板塊。
“客戶如果選擇長期定投,我們會推薦滬深300等大盤指數基金,”招行一位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這類基金不用太多關注基金經理的表現和變動,由于采取長期定投能夠讓成本平均化,有可能獲取超出大盤的收益。”
如果按復制方式,可以分為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前者按照基準指數的成分和權重進行配置,以最大限度減小誤差;后者在保證誤差的前提下,通過調整成分股權重,實現一定的超額收益。
最近兩年半,創業板走出了大牛市,但是很多投資者即使買了創業板股票卻跑不贏指數,這時就可以通過購買指數基金來分享收益。不過,投資創業板的指數基金有很多,如何選擇呢?增強指數型基金或許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數據顯示,在目前34只跟蹤創業板指數的基金中,增強型指基目前僅有5只。截至一季度末,長城創業板指數增強基金規模最大,A類和C類份額合計規模超過11億元。截至上半年末,該基金自2019年1月底轉型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217.5%,位居同類排名第一,年化收益率高達61.1%。
上述招行理財經理表示,“如果個人不是對某個行業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建議可以直接選擇寬基指數投資,比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指數等。選擇的產品最好是大中型公募基金發行的成立時間比較長的指數型基金。”
東部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則對記者表示,“投資者選擇指數基金主要關注兩點:一是選擇跟蹤成長板塊較好的指數基金,當然找到這樣的指數難度不亞于選股;二是選擇投資跟蹤誤差較小甚至能有超額收益的指數基金,這表明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