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水平大幅提升 鼓勵發展中小型私募基金

2021-06-16 11:24:43 來源:深圳商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為探索以多方合作模式搭建深圳私募基金行業交流互動平臺,促進行業整體繁榮,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莊志云與20多位私募掌門在論壇“行業發展交流”環節,熱議深圳私募行業現狀,為今后如何更大發展建言獻策。

根據莊志云分享的數據,深圳私募機構中證券類相對發展稍慢。截至4月底,深圳證券類私募機構有1940家,基金產品約有1萬只,規模同比增長92.2%,增速略高于全國同類的增長幅度。但從規模來看,深圳轄區超過100億元的深圳私募證券類機構只有11家,全國卻有80余家;規模在50億-100億元之間的只有10家;規模在10億-50億元有70家,剩下的1500多家規模都在1億元以下。深圳證券類私募機構呈現出管理人數和產品眾多,產品規模卻很小——“多而不大、多而不強”的特點。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地區的11家百億私募分別是東方港灣、林園投資、中歐瑞博、深圳凱豐投資、盈峰資本、高毅資產、誠奇資產、進化論資產、昌都凱豐投資、金匯榮盛財富、萬方資本。

此外,私募行業還面臨很多痛點,內部運作不規范的機構影響行業整體聲譽,產品爆雷、管理人跑路,造成投資者的損失和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還有很多缺乏私募基金管理經驗的投資者盲目進入這個行業,同時行業也存在募資難、投資難、限制多、要求嚴等諸多問題。

面對深圳私募業發展的痛點和存在的問題,莊志云認為,私募行業應該扶持,不能因為“亂私募”“爛私募”“偽私募”把“孩子”推出去。但行業內的風險點不容忽視,管理應更加規范。為了更好地把握資本市場的時代變革,抓住中國產業升級和資本市場改革的主線,市場參與者應聚焦主業,深耕專業,充分練好內功,提升執業水平。

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建議,為券商類私募提供政策指導,鼓勵發展中小型私募基金,對優秀的私募進行倡導和推廣。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呼吁,給私募基金更大發展空間,將“優秀私募基金獲得公募基金同等待遇”作為課題,并明確標準。“當前,居民儲蓄正通過公募基金向證券市場轉移,那么是否也可以通過優秀的私募基金轉移?”他認為,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基金的持有人,都存在同樣的回報需求。“把私募基金的地位抬升到伯克希爾同樣的水平,中國一大批私募基金就能迅速成長起來,甚至有可能挑戰公募基金的規模”。李大霄稱這對于深圳私募機構來說是極大的機遇。

責任編輯:ERM523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