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全年可為企業降本減負250億元

2022-04-19 11:30:05 來源:江蘇經濟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3月份以來,省內外疫情多點散發、局部暴發,市場主體生產經營受到較大沖擊,當月城鎮新增就業同比下降較大,規模性失業風險明顯加大。為助企紓困,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期印發《關于積極應對疫情進一步做好保企業穩就業惠民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昨天,省人社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通知》進行了解讀。

 

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介紹,《通知》共有12條,包括社保惠企政策3條、就業穩企政策3條、服務便企政策3條、兜底保障政策3條。初步測算,隨著以上政策落地落實,全年可為企業降本減負超過250億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在人社廳的指導下,江蘇各地人社部門也開展了豐富多樣的保企業穩就業惠民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社?;萜笸怀?ldquo;降、緩、返”

張宏偉介紹,去年,全省社保降費共為110萬戶企業減負超過138億元,受到企業的普遍歡迎。今年,江蘇將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失業保險費率維持在1%,其中單位和個人繳費費率分別為0.5%;工傷保險基金備付期在24個月以上的統籌地區,費率下調50%,平均費率僅為0.53%。

暫緩繳納社保費對困難企業來說是雪中送炭,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他們的資金壓力。今年,困難企業可以繼續申請緩繳養老、失業和工傷三項社保費,期限最長可達6個月。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企業受疫情影響較重。張宏偉透露,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省人社廳正在制定政策,允許這些企業階段性申請緩繳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間免收企業滯納金,不影響職工社會保險權益記錄。

各地都在打好社保惠企組合拳。南京市人社局一級調研員馬書婷介紹,該局一季度為企業減負6.6億元,全年可為企業減負約26億元。一季度,南京市人社局共審核發放包括中小微企業在內的用人單位吸納就業補貼1868萬元,惠及企業2113家次。

招聘打好“線上牌”

企業招聘、招工都受到疫情影響。江蘇人社部門充分借助信息技術,聯動行業頭部企業,舉辦線上招聘會,幫助企業緩解“招聘難”“技工荒”。

省人才市場總經理黃曙光介紹,2017年以來,由省人社廳和南京市人社局聯動,在每年高校畢業生離校的關鍵時期舉辦“百校萬企”高校畢業生招聘大會,集中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服務。今年起,該活動改為線上展開,定于4月28日至5月28日舉辦江蘇省暨南京市“百校萬企”高校畢業生公益網絡招聘大會。預計本次活動用人單位將超1萬家次,其中,參加網絡招聘大會交流的用人單位5000家次以上,參加百所高校各類網絡招聘活動的用人單位5000家次以上,累計將提供10萬個以上的就業崗位供畢業生選擇。

智聯招聘是此次活動的聯辦單位。智聯招聘江蘇分公司負責人田亮介紹,公司以科技創新為杠桿,為疫情常態化下企業招聘保駕護航。智聯招聘在“云”端為抗疫核心企業開辟線上招聘專區,幫助核心企業快速招募人才、保障生產。僅2021年,助力抗疫核心企業近500家,覆蓋1000萬以上人群。2022年,智聯招聘江蘇省分公司分別與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泰州、宿遷、鎮江等地共同舉辦各類網絡招聘會、線上專場招聘會、直播帶崗等活動,共計覆蓋企業近2萬家,提供近10萬崗位,投遞簡歷數達27萬份。

省職介中心主任夏文哲介紹,根據當前疫情防控要求,該中心積極幫助企業拓展線上招聘渠道,優化提升江蘇省智慧就業云平臺服務功能,完善網絡招聘在線交流、遠程面試、網上簽約等服務功能,運用移動通信定位、就業大數據運算等技術為服務對象科學建模、精準畫像,匹配勞動者求職意愿和企業用工需求。此外,該中心還有序規范開展“直播帶崗”活動,定向推送以推介優質用工企業和高質量就業崗位為主題的短視頻內容,提升觀看流量和用戶黏性。

兜底保障織密守護網

受大環境影響,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面臨更大壓力。根據國家部署,今年江蘇將延續執行失業保險保障階段性擴圍政策,年底前繼續向參保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深化失業保險“暢通領、安全辦”專項行動,全面推行一網通辦、全省同辦,開通24小時網上受理平臺,確保失業人員按時、足額領取失業保險金等待遇。

當前省內外疫情多點散發、局部暴發的嚴峻形勢對基層治理和疫情防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各地普遍反映人手短缺。江蘇大力支持各地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在村、社區緊急開發一批衛生防疫公益性崗位,協助開展相關疫情防控工作。臨時性衛生防疫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補貼標準參照當地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或月最低工資標準。這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就業工作實現互利雙贏的生動體現。蘇州市人社局副局長譚國明介紹,2月13日疫情出現后,蘇州市人社局2月15日出臺政策,允許各地緊急開發防疫臨時公益性崗位,目前已開發2894個崗位。

此外,省人社廳還加強就業失業監測的針對性,將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業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外貿出口企業作為監測重點,積極協同工信、商務、統計等部門,及時準確掌握企業用工、裁員等變化。對有中高風險疫情的地區,將監測周期由月報改為半月報,疫情嚴重的地區改為周報,并建立重點領域風險研判和聯合處置機制。

(江蘇經濟報記者 耿文博)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江蘇全年可為企業降本減負250億元 廣州雅安達:專注交通設施產品生產,以匠心筑造卓越品質
守“滬”日志:疫情下上海人“重新認識”自己的鄰居 視頻丨【上海戰疫】“兩個人”的敬老院如何運作?上海閔行“托底”敬老服務
【上海戰疫錄】上海封控急救不停:醫生爭分奪秒打開“生”路 先心病新生兒得重生 武漢援滬醫療隊把“春天”帶進親子方艙
緊急藥品最快“次日達”,上海市就醫保藥應急平臺打通“最后100米” 讓農戶更有“信心”,滬郊這個鎮防疫賣菜兩不誤
溫馨!上海1歲小患者方艙里過生日 視頻|加強對保供人員健康監測,直擊外賣小哥排隊做核酸
“共飲長江水,感謝荊州老鐵!” 以項目為令 與春天同行——2022中國?揚州“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開幕
上海高院發布涉疫情金融糾紛案件法律適用的相關問答 上海嘉定:“我嘉貨棧”打造“家門口的便民店”
上海:保障血透患者身體健康 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在即 上海發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今年清明“為烈士尋親”已為4位烈士成功尋親 【上海戰疫】鞋套改包包 上海社區自制醫護人員“爬樓包”
山東援滬醫療隊見聞:兩封特別的信見證魯滬同心 守“滬”日志:疫情下上海人“重新認識”自己的鄰居
【上海戰疫】“兩個人”的敬老院如何運作?上海閔行“托底”敬老服務 上海封控急救不停:醫生爭分奪秒打開“生”路 先心病新生兒得重生
我的援滬日記 | “不管是哪里人,在這就是一家人” 讓農戶更有“信心”,滬郊這個鎮防疫賣菜兩不誤
一位母親決定在方艙里建“教室” 溫馨!上海1歲小患者方艙里過生日
兩次求助,兩次護送,22天的等待 上海重癥老人求助終得圓滿 視頻|加強對保供人員健康監測,直擊外賣小哥排隊做核酸
“共飲長江水,感謝荊州老鐵!” 武漢援滬醫療隊把“春天”帶進親子方艙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