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戶更有“信心”,滬郊這個鎮防疫賣菜兩不誤

2022-04-19 10:39:34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打印 放大 縮小

“我種植了8畝地的春白菜,往年這個時候都有商販上門收購,現在受疫情影響,車子進不來也出不去,沒法往外運,真是愁死了。真沒想到,我擔心的那些事政府已經幫我們都考慮到了……”這幾天上海金山區楓涇鎮雙廟村種植戶曹志良一掃愁容,希望自家的青菜能支援上海市區的抗疫。

原來,楓涇鎮雙廟村的村干部王峰了解到曹志良的情況后,主動撥通了楓涇鎮農服中心的電話。“這個情況,我們這邊可以先給你登記上去,到時候如果合作社有采購需求,他們會主動聯系農戶的。”電話那頭,工作人員項萍萍給出了答復。

第二天,裝菜的卡車如期開到了約定的地點,四萬多斤白菜裝走的那刻,老曹懸著的那顆心終于放了下來。

本以為上門收菜價格會被壓低的老曹,說起這意外的驚喜樂得合不攏嘴。如今,老曹盤算著,他3月份剛移栽的生菜,總共14畝的種植面積預計5月份就能上市。

和老曹一樣,菖梧村種植戶平麗明這段時間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他種植10多畝長瓠瓜剛剛上市便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主要還是物流不通,蔬菜運不出去。”平麗明告訴記者,雖然滯銷了一段時間,但在鎮農服中心的牽線搭橋下,他很快和九豐農業、內府農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基本上兩三天送一次貨,從4月6日到現在至少銷售2000多斤長瓠瓜。”在菖梧1組的蔬菜大棚采訪,平麗明一邊忙著授粉,一邊介紹著銷售情況。“原先都不敢授粉,坐果多了怕賣不出去?,F在量慢慢上來了,能賣掉這么多其實已經在意料之外了。”對于未來的銷售,老平還是信心滿滿,原本打算放棄不管的絲瓜大棚他又重新打理了起來,預計一周后絲瓜就能上市了。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陽春四月,萬物欣欣向榮,原本是各類蔬菜農產品的“暢銷季”,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像老曹、老平一樣的“小農戶”們出現了不同程度地滯銷。上海金山區楓涇鎮農業主管部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為解農戶之困,想盡辦法把“滯銷”變為“暢銷”。

“農產品如果賣不出去,農戶的辛苦就白費了。所以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通過主動對接區域內大型農業合作,為‘小農戶’開通銷售通道。”金山區楓涇鎮副鎮長尤利明告訴記者,“菜農將蔬菜匯集到保供企業,保供企業提供物流運輸,對接商超需求和總量,三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共同抵御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風險。這其中我們所做的就是以排摸登記的方式,形成滯銷農產品名單,隨后提供給保供企業進行優先選擇,最大程度緩解種植戶們的‘揪心’之急。”

截至目前,通過“以大帶小”的模式已累積幫助“小農戶”銷售蔬菜近60000斤,訂單需求仍在增加。這樣的模式不僅僅保證了蔬菜的新鮮度,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客戶的購買成本,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的同時,農戶收入也是不減反增,還能緩解上海市區的居民天天“搶菜”的煩惱。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讓農戶更有“信心”,滬郊這個鎮防疫賣菜兩不誤 一位母親決定在方艙里建“教室”
溫馨!上海1歲小患者方艙里過生日 兩次求助,兩次護送,22天的等待 上海重癥老人求助終得圓滿
視頻|加強對保供人員健康監測,直擊外賣小哥排隊做核酸 “共飲長江水,感謝荊州老鐵!”
武漢援滬醫療隊把“春天”帶進親子方艙 上海談連方艙醫院110名患者出院
23條舉措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吉林市本輪疫情高風險地區清零
堅持穩字當頭 吉林推進復工復產進展如何? 廣州當前疫情傳播鏈條清晰 主要傳播分支基本得到控制
他們值得!援吉醫療隊5年內不限次免票游吉 江蘇無錫110歲的阿婆也來接種疫苗了!
北京將嚴控游園會、文藝演出、展銷促銷、體育賽事等大型活動 北京:暫不恢復進出京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北京市調整優化隔離點防疫指引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丨小山村“貸”來4300萬元的背后
又見科創新股破發!中一簽虧超1萬,網上三成棄購投資者躲過一劫 河北運動員:用激情和拼搏鑄就榮耀
港創建材最近兩年二次闖關IPO告吹 投資超100億元,工業富聯加速打造第二增長極
江蘇文峰集團董事長薛健致全體合作伙伴的公開信 廣東開展專項監督推動根治欠薪
以嶺藥業第三個跌停板撬板,跌停板上成交逾42萬手 鋰電池群雄逐鹿印尼 韓企聯盟豪擲90億美元投資鎳資源產業鏈
3200點私募眾生相,有人“空倉觀望”,有人“堅定做多” 國家統計局:2022年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GDP同比增長10.8%
工信部: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 公募REITs陣容年內料將持續擴充 更多新項目漸行漸近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亚洲人成在线影院,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