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將至,春節也在眼前了。余杭區鸕鳥鎮,一個“生產文化年味”的鄉鎮,也進入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節。
2022年元旦,鸕鳥第16屆年貨節將全面開啟。一道土特產、一次民俗體驗、一場集市活動,每一樣都是一張傳統文化名片。這延續了16年的節慶,在一年年的演變中,成為當地寶貴的文化財富,也是鸕鳥鎮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奔向共同富裕的側寫。2021年,鸕鳥鎮實現經濟總收入58.1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3991元。
“年貨”品牌散發創造力和生命力
在年味兒不斷被稀釋,大部分春節習俗慢慢褪色的今天,鸕鳥年貨節的地位依然穩定,甚至在這一屆年輕人的演繹中,呈現出獨特的“混搭”風。
近段時間,位于鸕鳥鎮仙佰坑村的房車露營公園中央,用于樂隊表演的舞臺已初具雛形,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最后的物料搭建工作。作為年貨節子活動場地,屆時將有50臺自駕房車載著車友們體驗“逃離”都市的搬家式露營生活,感受獨屬于鸕鳥的年貨節氛圍。
從以吃喝為主的“硬”需求向以提升生活品質的 “軟”需求升級轉變,“年貨節”成為鸕鳥鎮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變遷的一種注解。而這不斷散發的創造力和生命力背后,是鸕鳥鎮產業發展在多元化的深度融合中實現的提質增效。
作為文旅特色型蜜梨小鎮,鸕鳥給自己出了一道更大的命題:通過“蜜梨IP”激發旅游乘數效應,實現農文旅深度融合。
在“留余過年·山溝溝里過大年”、山花節、蜜梨節等活動推動下,鸕鳥升級打造梨小六、小梨君、“鰲梨給”三大“IP”,推出T恤、充電寶、晴雨傘等十余款文創產品,備受游客喜愛。
同時,依托鰲梨給文創、直播帶貨、消費券、文旅推介會等提升旅游品牌,鸕鳥結合民宿(農家樂)協會改組擴面、民宿“六統一”管理、景區村莊運營、鄉賢聯動資源導入,推動民宿產業集群發展,形成前莊村、山溝溝村民宿群。2021年,全鎮民宿(農家樂)達274家,占全區總量近40%,累計接待游客120余萬人次,直接帶動旅游消費2.6億元。
在數字化設計中激活鄉村新業態
每年的年貨節期間,鸕鳥鎮上總是熱鬧非凡,不僅是當地人要“噶鬧忙”,更是吸引城市游客紛至沓來。談話間,他們交換著彼此的世界,分享城市和鄉村的各自精彩。
今年8月,余杭區開啟“推進西部富美,實現共同富裕”新征程,實施西部富美“1355”三年行動,鸕鳥鎮便以全域景區標準提升“居業游”配套,擁抱多元功能,用鄉村的建設思維,融入了現代科技。
“我們在全市率先搭建‘數字鸕鳥·全域治理’平臺。”鸕鳥鎮相關負責人說,全鎮安裝了280個點位智能“觸角”,實現鎮域內人流車流監測、火情災情險情預警等。
目前,該平臺2.0項目完成立項,計劃搭建“1+5+N”架構,即數智鄉村一張圖、5個數智模塊和N個應用場景,并在原先數智鄉村、數智旅游、數智治理模塊的基礎上新增數智農業、數智民生板塊,為推動農業健康發展,村民辦事更加便利提供智力支撐。
在鸕鳥,數字化不僅為游客提升體驗,也為本鎮居民提升幸福感。2021年,鸕鳥通過“一鸕守護”數智養老云平臺,為全鎮3000余位老人提供健康篩查、居家監護等康養服務。同時,運用養老訂餐服務小程序為老年人個性化定制“三高套餐”,并提供線下配送餐服務,全面推動助餐服務提質擴面。
在數字化的設計中重新激活新業態,鸕鳥邁入鄉村振興2.0時代,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息:一些傳統需要堅守,一些新的嘗試也已開展,全力打造余杭城市生態的護衛區、康養娛游的好去處、現代治理的參照系、田園鄉愁的寄托地。
(白赟 金靜)